【明報專訊】加拿大及美國的零售價格存在差異﹐加國零售價比美國貴的現象﹐向來為人詬病﹐亦引致大量加人過美國境購物﹐加國智庫組織C.D. Howe學會昨天發表報告指出﹐消費者不應怪責零售商抬高價格牟取暴利﹐而應歸咎政府的政策。 為C.D. Howe學會撰寫該個名為「標價衝擊﹕加美價格差異的原因」(Sticker Shock: The Causes of the Canada-US Price Differential)的報告的多倫多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Nicholas Li(圓圖)指出﹐從2004年至2007年間加拿大批發價格上升﹐反映出加國政府不明智的管制﹐例如高關稅及供應管制等。 李教授指出﹐ 在2004年﹐假如一名卑詩省居民到美國華盛頓州購物﹐會發現在同一連鎖店中﹐一包蛋麵的價格與她在加國以加元付款一樣﹔到2007年﹐她又去華盛頓州購物﹐就會發現在加國的價錢貴過美國10%。 利用一間在美國及加拿大營運的大型雜貨店的數據﹐李教授發現加美批發價的差異對零售價錢的影響﹐大過零售利潤的差異。而批發價的差異﹐不一定表示生產商有較高的利潤﹐而是由於加拿大市場的密度較低﹐引到生產及運送的成本較高。 李教授的研究顯示﹐在2004年至2007年間加拿大的批發價上升﹐主要是受到政府的管制(如高關稅及供應管制)﹐或在加國市場競爭較小的影響。整體來說﹐加製造商的競爭較小﹐這從加零售商所出售的貨品中﹐主要品牌的數量比美國少三分之一的事實中可以看到。 對於加拿大政府﹐李教授提出3個忠告﹕一是降低現時的關稅及其他稅項﹔二是增加零售層面的競爭﹔最後是增加批發層面的競爭。 李教授說曾政策制定者關注到邊境兩面相近的貨品的相對價錢﹐就會明白何以加拿大貨品會貴些。他作出結論說﹐假如政府真的緊張減低加拿大貨品的成本﹐應該檢查自己的政策﹐而不是要競爭局調查何以加拿大的公司收取更高的價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