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局公布,2018年文憑試中文科重設範文,篇目由最初諮詢的17篇減至12篇(唐詩三首及宋詞三首作兩篇計),《桃花源記》不幸屬於落選的五篇之一。為了支持陶淵明,筆者特選此篇部分內容,探討寫作的第一法則──具體。 【原文】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譯文﹕入口起初很狹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數十步,忽然開闊明朗起來。只見土地平坦遼闊,房屋排列整齊。有肥沃的農田、美觀的池塘,以及桑樹、竹子這一類的植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到處都聽見雞鳴狗吠的聲音。在那堥茖茤鼎僚q事耕種的人,不論男女,穿著都和外界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自得其樂。他們看見漁人,都很驚訝,問他從哪堥荂C漁人詳實回答。他們便邀請漁人回家作客,備酒、殺雞、準備食物招待他。 【淺析】 《桃花源記》無疑是寫作的「桃花源」。老舍曾說寫文章須「連人帶話一齊來」、「連東西帶話一齊來」,說的就是要抓住人物、物件的具體特徵,加以深化。「狹窄」是抽象的,有多窄?僅能容一個人通過,這就具體了。距離是抽象的,走了數十步,這就具體了。村民親切地對待漁人,親切到什麼程度?邀請他回家作客,備酒、殺雞、準備食物,這種親切,就夠具體了。 感官描寫多樣夠具體 要具體描述場景,宜用不同的感官描寫,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視覺)、雞犬相聞(聽覺)、黃髮、垂髫,並佁然自樂(感覺)。陶氏此文層次井然有序,由遠而近,由物及人,景物、植物、動物,最後引出人物(男女老少),人物之間又有互動(村民和漁人的純真交往),最後情景交融,具體呈現最理想最嚮往的生活畫面,印象深刻。 同學作文,每有不夠細緻和具體之弊。讓我們一起學習陶氏理想文,不斷重唸:具體具體具體。 文:資深中文科主任 蒲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