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欄目簡介:就特定題目列舉相關事例,包含中華文化概念,鼓勵學生從一事例引發更多思考
中國人重視傳宗接代,生兒育女在傳統社會是人生大事,以延續家庭的傳承。現時香港的生育率偏低,生兒育女在現今社會的意義也隨之改變。
★古
‧傳宗接代是中國傳統的思想,《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古人認為不孝的事有3種,沒有後代為最大忌
‧中國古代社會一直由父權體制構成,故傳統上中國人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認為生了男孩才算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才不會「絕後」(令祖宗流傳下來的血脈斷絕)
‧中國人重視血緣,繼承家業者多是親生子女,對外人不會太親近
‧古代社會鼓勵早婚早育,可為家庭盡快增加勞動力,並流行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等觀念
‧現代家庭不再視生育為必然目標,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香港生育率在1981至2003年間大幅下跌,近年才有所回升,但仍遠低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1970年代香港人口太多,家計會宣傳每個家庭生兩名子女就「夠晒數」;隨着生育率下跌,2005年時任政務司長曾蔭權鼓勵每個家庭生3名子女
★今
‧現時生育兒女成本上升,減低生育意欲,前滑浪風帆奧運金牌得主李麗珊曾在電視廣告中表示,養育一名孩子需400萬元
‧內地自1970年代末實行「一孩政策」以控制人口,同時亦導致遺棄女嬰的社會問題;而隨着社會老齡化,專家預測未來「獨生夫妻」(夫妻中最少一方為獨生)的家庭會達至1000萬戶以上,成為內地家庭模式主流,家庭結構改變,也給傳統習俗如回鄉拜年等帶來不少衝擊
‧現今社會鼓勵領養孩子,如外國明星安祖蓮娜祖莉領養了3名不同國籍的子女,及後荷李活亦掀起領養風潮
‧現時有不少人工生育方法如試管嬰兒等協助生育,又如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的長子李家傑2010年在美國找代母誕下三胞胎兒子,李兆基對兒子開枝散葉感到興奮,但在社會則掀起法律及道德爭議
【中華文化 × 概念 血緣關係】
「血緣」是指血統上的關係,同血緣的人出自相同的祖先。《新編中國文化——篇章導讀及概論》一書提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族觀念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家族觀念的原始根源是血緣關係,是所有民族所共有的。
部分資料來源:綜合《明報》報道
文:Virgi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