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喪葬殯儀在傳統中國社會講究端正莊嚴,所見棺木都是「四平八穩」,並以木色為主。資深殯儀從業員駱敏儀說,棺木所選顏色或外形多變並非不莊重,最重要是尊重及了解先人意願。即將在本周五(5月2日)舉行的生死教育博覽,就會展出兩副印有如facebook及智能手機介面的棺木。 「外形多變非不莊重」 不少人認為香港社會的思想較為開放,但駱敏儀說,港人對喪葬殯儀的觀念較傳統,未必能接受較獨特的棺木造型,例如南美就曾以玩具熊造型的棺木出殯。 她指出,傳統棺木的原木板至少近8呎,要夠堅固及氣味濃烈,以達驅蟲、防水及防壓之效。但現時土葬較少,火葬棺木只要符合食環署的承重量規定即可,有較生活化選擇;但特製棺木較一般貴三至五成,紙棺也可能較木棺貴兩成以上,視乎質料而定。相對地,港人現時較茩咱人「埜o舒服」,例如會擺放生前的枕頭、被鋪或毛公仔等。 另外,亞洲最大型的生死教育博覽將於周五至周日,在柴灣青年廣場舉行。協辦的聖雅各福群會「後顧無憂」規劃服務經理岑智榮表示,屆時不但有棺木展出,亦有模擬事故的列車場境,由輔導員在場帶領反思生命意義,又會有「紙紮便利店」等項目,展出所有提醒珍惜人與人關係字句的紙紮用品,供市民參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