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當颱風襲港,不少市民都愛冒險到海邊感受風力,香港電台拍攝新一輯電視節目《氣象萬千》時,為解構颱風形成,與天文台及飛行服務隊合作,攝製隊冒生命危險坐定翼機直接飛進颱風尤特,更罕有地穿過風壁進入風眼,拍下四周由吹烈風轉變到沒風的一刻。
兩側機頭裝攝影機
天文台自2010年起已與飛行服務隊合作,每當有颱風即將襲港,或香港鄰近海域有熱帶氣旋形成時,在情况許可時飛到颱風或氣旋處收集數據。多次駕駛定翼機穿過颱風的飛行服務隊機長(定翼機)馬鈞濠表示,每次出發前都會與天文台配合,根據氣象圖制訂能直線穿過風眼的飛行路線,不過由於出發離開香港到抵達颱風所在地可能需要兩小時,到達後亦可能因為不安全而要改道,所以不是每次都能飛進風眼。
為準備飛進颱風,攝製隊去年起多次到天文台「補習」,認識颱風結構及形成。節目編導伍自禎表示,攝製隊分別於定翼機的左、右兩邊及機頭安裝3部攝影機,希望從多角度拍攝颱風內情况。他憶述當日情况稱,「事前已有心理準備,所以不太緊張」,但當定翼機飛到風勢最強的風壁時,「成架機不斷震,好像日常乘機遇到氣流的延長版」。
風壁外飛機「不斷震」
幸運的是攝製隊一擊即中,成功飛入風眼,拍到四周環境由橫風橫雨變到風平浪靜的一刻。伍說,「走入風眼時四周突然變得很平靜,雲都只得幾片」。不過馬鈞濠說,飛過颱風其實有一定危險,若遇風切變,飛機或會失速造成意外。他曾到東沙群島拯救觸礁漁船而要低飛,不過遇上颱風,隨時因失速墜機,唯有放棄任務,呼叫鄰近船舶協助救人。
拍下橫風橫雨變風平浪靜
負責收集颱風數據計劃的天文台科學主任韓啟光說,直接派出飛機到高空收集數據,可協助天文台預測颱風吹襲香港的路線,準確度可上升約兩成,亦有助天文台了解區內颱風結構及形成。
伍自禎後來亦到內地汕頭及菲律賓塔克洛班追風,在汕頭時乘坐的汽車險被因烈風而倒下的燈柱擊中,在塔克洛班更目擊史上風速最高的颱風海燕正面吹襲時造成的破壞。
汕頭菲律賓追風
一連4集的《氣象萬千》將於今晚起,逢周六晚7時30分於港台電視31台,及無綫電視電視翡翠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