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明報製圖)
放大
 

其他新聞
少年跳橋「玩命」
少年車手骨折仍愛單車
尊子漫畫
「熱刺躉」馬斐森踢波拼搏
高永文饑饉 踩車唔夠力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海馬罕有現身紅樹林

【明報專訊】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聯同綠色力量調查發現,本港東面水域及大嶼山以北沿岸,均有海龍及海馬棲息,當中吐露港及赤門海峽,包括龍尾及海下灣多個地點,管海馬的出現率更是其他地點之冠,反映該處水域是管海馬重要棲息及繁殖地點。調查亦發現有海馬於本港近岸的紅樹林河口棲息,外國文獻卻甚少提及,環團認為是重要發現,有助重新認識這種溫馴和弱小的海洋生物。

根據漁護署資料,在香港水域可找到9種海龍及3種海馬,但從未針對該兩種物種做有系統調查。現時所有活體海馬貿易均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規管, 海馬亦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易危」級別,其野外族群數量有下降趨勢。

調查指吐露港屬主要棲息地

兩環團於2011年做首階段的海龍及海馬調查,初步發現大嶼山東涌河口及西貢塔門,分別是海龍及海馬主要繁殖地點。為深入了解該兩物種在本港水域的分佈,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及綠色力量於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再做為期18個月的調查,其間合共潛水36次、每次約2小時。

結果發現,於牛尾海一帶的東南水域,包括橋嘴洲、滘西洲、白馬嘴等,只有零星管海馬出現,調查約10次才有1次發現;至於吐露港與赤門海峽,包括龍尾、羊洲、企嶺下海、塔門的管海馬,於逾半數調查均有發現,是其他水域最多,當中老虎笏及鳳凰笏的內灣紅樹林,更罕有錄得管海馬棲息,身長8至23厘米,包括幼海馬及成年海馬,反映吐露港是管海馬的重要棲息地。

環團促減填海 保護生態

調查人員又於香港東北水域,包括娥媚洲、吉澳、東平洲等發現管海馬棲息,吉澳更同時有舒氏海龍出沒,是香港首個同時有海龍及海馬出沒的地點。此外,大嶼山東涌灣、鱟殼灣及水口均有幼年舒氏海龍出沒,證明該處是該物種的重要繁殖地。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表示,本港海龍及海馬數量不及東南亞如菲律賓,估計由於地域差異,亦可能是海龍及海馬的生境遭破壞,以致數量減少。他說,海龍及海馬對環境污染極為敏感,所以被視作環境指標物種,亦反映該地生境是否完整。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指出,調查發現海龍及海馬出現頻率較高的吐露港及東涌,均受發展威脅,例如龍尾擬興建人工泳灘及東涌被納入填海計劃,認為政府不應在這些地點填海。

 
 
今日相關新聞
海馬罕有現身紅樹林
旺角水族館售罕見海龍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2017地產展望 2017理財特刊1&2 健康生活181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