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其他新聞
專題故事﹕劏房的價值
攝影師鳥瞰劏房 呈現窮人生活
關注6.7萬劏房戶 倡重推租務管制
探訪劏房住戶學生
專題故事﹕通識概念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知識增益﹕鯊魚數量急跌 漁業生態失衡

【明報專訊】人類每年捕殺鯊魚多達7000萬條,由於大量捕獵等問題,不同品種的鯊魚數量急劇下降,1996年全球只有15種鯊魚及其近親被視為受威脅物種,2010年已升至181種。

181種鯊魚生存受威脅

護鯊人士一向視龐大的魚翅耗量是鯊魚數目持續下降的主因。魚翅由鯊魚鰭加工製成,絕大部分漁民捕捉鯊魚後,只割下可賣得高價的鰭便將鯊魚拋回大海。除了殘忍和浪費外,鯊魚數量若持續下跌,將影響海洋生態平衡。鯊魚處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有效地維繫食物鏈平衡,美國有研究指北大西洋的藍鯊數量下跌時,該海域的魟魚數量會急升,結果魟魚吃掉大量貝類,令漁業生態失衡。

中國人自古視魚翅為上菜,魚翅於明朝時曾是貴族及帝王的食品,今日魚翅依然是華人地區宴會中受歡迎的珍肴。香港被稱為「魚翅之都」,每年經香港進口及轉口的魚翅量佔全球市場約五成。

201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推出「無翅宴會菜單選擇計劃」,邀請食肆增加無翅宴會菜單,截至2014年4月,全港有116間食肆加入。另外,共168間企業參與「向魚翅說不企業承諾」,近9萬員工透過實踐,認識鯊魚保育資訊。香港國泰航空公司、韓國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新西蘭航空公司等也實行鯊魚產品禁運措施。

政府公務宴會禁食魚翅

2013年9月,政府宣布禁止在公務宴會中食用魚翅,以身作則宣揚保育信息。而香港魚翅產品轉口內地數量下跌,相信與習近平上台後厲行節約,嚴打公款吃喝有關。2013年12月,國務院頒布規定,禁止公務接待中提供魚翅、燕窩等高檔菜式。

■相關概念

飲食文化(food culture)

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

生態失衡(ecological imbalance)

多層思考

1. 根據新聞,指出統計數字如何反映香港環團在護鯊方面取得進展?

2. 參考資料,政府和民間分別如何推動保護鯊魚?

3.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是保護鯊魚的最大障礙。你同意嗎?闡述你的意見。

參考資料

1. 明報通識網熱門專輯「魚生vs.魚翅」﹕

link.mingpao.com/15342.htm

2.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鯊魚保育行動」﹕

www.wwf.org.hk/shark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點對點﹕「無翅宴」普及 魚翅進口跌三成
知識增益﹕鯊魚數量急跌 漁業生態失衡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2017地產展望 2017理財特刊1&2 健康生活181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