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早前公布人口政策諮詢文件,提出輸入低技術外勞,彌補未來5年勞動力求過於供情G,零售管理協會主席、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的商界委員麥瑞k接受本報專訪指出,近年部分行業人手嚴重不足,倡議政府提出釋放本地勞動力措施後,研究引入外勞補充不同行業的人手空缺,並可效法澳門及新加坡,讓外勞跨境上班,即外勞可居於深圳每日跨境來港上班。 根據政府資料,本港目前有7.8萬個職位空缺,主要來自建造、零售、飲食及護理服務等低技術行業,空缺額按年增長達一成,而現時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外勞僅2415人,佔整體勞動人口約0.1%,遠低於澳門及新加坡分別有26%至28%。不過,諮詢文件另指出,本港有近87萬名家庭主婦及退休人士,可透過相關措施釋放勞動力,填補空缺。 麥瑞k:1.3萬職待聘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k說,協會過去兩年調查顯示,零售業的空缺率維持8.8%至11%,涉及逾1.3萬個職位待聘,當中八成屬於前線銷售員,認為人手與待遇是「雞與雞蛋」的關係,需要引入外勞解決短期需要,又指政府未曾了解婦女不就業的原因,難估算是單純因為託兒不足,影響她們的工作意欲。 建議外勞薪酬高於本地 她續說,政府宜率先研究釋放勞動力措施後不同行業的剩餘崗位數額,以訂補充外勞人數;另可效法新加坡及澳門的跨境工作安排(見另稿),令外勞可繼續居於深圳,每日經口岸往返本港上班,減少外勞對本地住屋需求的影響。但她承認需配合政府的口岸措施,企業亦需考慮提供適當交通安排。 至於工資方面,麥瑞k認為非以最低工資即時薪30元作水平,可規定外勞薪酬須高於本地勞工的平均時薪;按照《最低工資委員會2012年報告》,四大低薪工作的時薪中位數為33.4元,其中以零售業的36.3元為最高。她認為,此舉可令輸入外勞同時減低對本地低技術勞工的影響。 學者:考慮對東北就業影響 委員兼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指出,跨境外勞必須有適當口岸措施配合,以免造成人潮,亦要考慮對新界東北居民的就業影響。工黨李卓人認為,企業若以平均時薪聘用外勞,同樣無動力調整本地僱員薪酬,變相令工資維持於低水平,又擔心商界經營手法層出不窮,譬如要求外勞「免費加班」,他亦指現時跨境學童問題已經「爆煲」,難以承受更多外勞入境。 明報記者 錢瑋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