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內地考察 下學年料花逾億 校長:途長日數多 增款正常
【明報專訊】社會近期對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科)內地考察團關注增加。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昨上載教育局資料,顯示近3年(2022/23至2024/25)教育局共花約1.87億元資助逾14萬名高中生參與公民科內地考察,預算下學年開支為1.16億元,超出過去3年總開支的六成。有校長認為設考察團「天經地義」,但當局應加強和各單位溝通及設問責制,令家長放心子女參與。
近3年共1.87億 教局稱師生評價正面
文件臚列多項內地交流活動開支(見圖),當中過去3學年累計用1.87億元資助高中生參加公民科內地考察,各學年受惠學生約5萬人。教育局稱,本學年暫有484個考察團已出發,料開支達8620萬元,預計下學年開支達1.16億元。局方稱師生對考察團評價正面,普遍認同能加深了解國家歷史文化,下學年將發掘更多參訪點。
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認為,帶學生認識國家「天經地義」,當局有需要撥款支持愛國教育,過往受新冠疫情影響加上考察團在起步階段,日數少、集中廣東,開支自然較少;如今日數增,行程涉及省外,開支增加屬正常,外界毋須炒作。
校長:當局應增溝通 免外界揣測事故
近期多宗事故涉及公民科考察團,包括有師生集體腸胃炎、學生在考察期間身故,黃晶榕認為事故在「比例上屬個別事件」,在本地或海外考察同樣可能水土不服,因個別事故而停辦是「斬腳趾避沙蟲」。惟他同意當局應加強和各單位溝通,解說亦要清晰及時,舉例有師生早前到黃山考察患腸胃炎,據他所知涉事師生在機上已有病徵,到鶣嵽蝘Y時調整住宿並通知當地單位,「早籪挭徽M楚,外界就唔使估估鵅v;又建議當局訂立清晰問責制追討涉事單位。
此外,如學生未能參與公民科考察,校方要呈報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教育局。本報上月初查詢,教育局未透露該團歷來缺席人數,強調如學生因特殊情G未參與該團,學校可提供配合公民科的其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