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醫流失 兒童醫院耳鼻喉科暫關 逾500童需轉院 團體憂礙跨專科治療
【明報專訊】專治兒科奇難雜症的香港兒童醫院近月耳鼻喉科醫生流失嚴重,院方須向同聯網醫院借調人手,惟仍不足維持運作,須關閉耳鼻喉科。醫管局回覆本報時承認該院耳鼻喉科人手不足,去年11月起「暫時調整」服務,已停收新症和轉介原有病人至其他公院,逾500名兒童受影響,向病童及家長致歉。有公院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稱,專做兒童個案的醫生不多,流失小數目影響已很大。有病人權益代表說兒童醫院提供跨專科服務,憂慮停運個別專科影響全面治療。
明報記者 張逸羲 楊晨
去年11月起「暫時調整」
投訴稱同科醫生悉數離職
有原本在兒童醫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療的罕見病童去年10月突被通知需轉院,最初更一度被拒接收,家屬質疑醫管局轉介安排混亂,過程令人難受和無奈(見另稿)。
2018年啟用的兒童醫院集中處理嚴重、複雜、不常見並需跨專科治理的兒科病症,以俗稱「兔唇」的唇顎裂為例,該院2019年起提供跨專科會診,包括口腔頜面外科、小兒外科和耳鼻喉科等。本報接獲投訴稱,該院耳鼻喉科醫生近月悉數離職,院方須向同屬九龍中醫院聯網的伊利沙伯醫院借調醫生,惟不足維持部門運作,須關閉該專科。
兒童醫院網站最新顯示,臨牀服務已移除耳鼻喉科,管治架構亦移除該專科的服務統籌醫生。翻查資料,兒童醫院開院至今已多次出現人手不足和流失問題,例如開院前3個月仍欠約百名員工,包括21名醫生;2021年兒童深切治療部曾出現護士離職潮,17名心臟科護士中至少5人請辭。
醫局:人手改善後恢復服務
醫管局回覆本報時承認,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原有3名醫生,包括副顧問、駐院和半職顧問醫生,由於離職及個人健康等原因導致人手不足,耳鼻喉科服務去年11月起暫時調整。局方稱兒童醫院早前已停收耳鼻喉專科門診新症,並陸續轉介已預約診期病人至其他公院,有逾500名病人已改約其他公院,包括耳鼻喉科疾病患者,以及屬其他專科而同時有耳鼻喉問題者。
醫管局稱若兒童醫院住院病人需要緊急手術或醫療程序,會由九龍中醫院聯網耳鼻喉科統籌,正積極協調過渡措施,安排中央招聘具經驗的耳鼻喉科醫生至九龍中聯網。局方就病童及家長不便及憂慮致歉,期望在人手改善後,逐步在兒童醫院提供耳鼻喉科服務。
業界稱專治兒童專醫少
流失數人影響已很大
有公院耳鼻喉科專科醫生說,雖然該專科所有醫生在受訓時都會涉獵小兒耳鼻喉科,但專做兒童個案的醫生不多,尤其在公營體系,故流失小數目已影響很大,未必能從其他公院借調醫生解決。
香港罕見病聯盟會長曾建平表示,大部分罕見病童會在兒童醫院治療及跟進,認為該院耳鼻喉科醫生人手不足問題短時間難解決,醫管局應做好轉介協調,包括避免更改覆診時間等,盡量減少對病人的影響。
彭鴻昌:人力推算未細分專科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說,公院因人手不足而暫停整個專科罕見,且兒童醫院病人或需跨專科治療,憂慮關閉一個專科會影響病人接受全面醫療服務。他說本港醫生人手一直短缺,其他醫院未必能立即借調,相信最快要等到7月有新一批實習和駐院醫生,其他醫院耳鼻喉科人手較鬆動時,才能調配。
彭亦提到,現時政府醫療人力推算未具體計算不同專科需求,亦較難精準預估,但強調兒童醫院集中處理複雜兒科個案,應提前規劃人手,包括調派其他醫院醫生、提前培訓較專門的醫生等,避免再出現今次情况。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