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商會料港影響小 特區:反對設限
今年再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繼2018年後再向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但有別當年,香港學者及商會均認為是次對香港影響不大,原因之一是港商已視地緣政治為經營挑戰,將投資分散不同地方。特區政府發言人反對任何國家施加單方面阻礙正常貿易的措施或限制,稱美方此舉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特區政府會繼續留意事態發展,與國家一同捍衛利益。
李兆波料屬談判技倆 信有調整
經濟學者李兆波認為,美方今次舉措屬談判技倆,藉此與其他國家換取利益,例如讓美國科企進入中國市場,相信談判過程或有調整。他又說,美國航空技術、晶片等科技發達,若有國家想減少依賴美國有一定困難。
至於會否對港造成負面影響,李認為需確認措施內容,包括加稅清單,但由於兩地貿易量不多,料影響較小。
廠商會:港商積應對經驗 東盟設廠
中美2018年展開貿易戰,先後向對方出口商品加徵大額關稅,包括美方在7月對中國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廠商會稱,港商已視地緣政治風險為第二大經營挑戰,近年愈來愈多港商採取「中國+N」策略,除內地外於東盟及「一帶一路」國家設生產線,認為港商應對美方打壓已積累經驗。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郭志華表示,早前已有消息稱美方將對華加徵關稅,屬預期之內。
他認為加稅或是好契機讓中國與其他國家合作,包括同被徵稅的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