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初企工作室展成果 房協新商場將試AI接待員
【明報專訊】房協與數碼港成立的全港首個房地產科技共享工作室Smart-Space PropTech,進駐的初創企業開發出不同創新科技產品及方案。房協政策研究及業務創新主管伍棨廷接受訪問透露,房協暫與其中數間首批初創企業繼續合作及採用有關科技,其中包括將於房協轄下粉嶺百和路專用安置屋h商場試用人工智能(AI)接待員;另亦研用無人機與AI檢測大廈外牆。
房協與數碼港自2023年7月起成立Smart-Space PropTech,協助初創企業開發和實踐房地產相關創科方案,每批進駐企業會進行18個月計劃。去年11月,首批13間初創企業已舉行成果慶祝典禮,同時迎來第二批14間初創企業。
伍棨廷表示,房協暫與數間首批初創企業繼續合作,包括AI接待員、監察大廈水電使用狀G及智慧建築管理等,當中AI接待員會待粉嶺百和路項目建成後於有關商場試行,相信可節省人手,亦能更快更新商場資訊。
無人機驗外牆 盼可預測維護
有初創企業原有服務並非與房地產業務直接相關,直至報名進駐工作室才開始轉型。屬首批初創企業的Alpha AI ,起初以手機應用程式檢測汽車損牷A與房協合作後便研用無人機與AI檢測大廈外牆。
Alpha AI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何進一稱,相關科技較傳統方法快捷,毋須再用人手搭棚,並先在5個出租屋h觀塘花園大廈、祖堯h、漁光h、明華大廈、勵德h試驗,待房協計劃結束後,則在明華大廈及「長者安居樂」項目豐頤居應用。他說,相關科技準確度一般可達八成,隨蚖`集數據漸多,未來希望透過對比大廈不同時期變化,做到「predictive maintenance」(預測維護),有助預算維修成本及何時維修。
語音圖片自動生成報告 前線省時
第二批初創企業Billie的行政總裁及聯合創辦人梁曉瑜稱,前線人員可在Billie的平台透過語音輸入及圖片,讓AI數秒生成報告及將匯報事項分類,再自動上傳至管理層系統,毋須再手寫報告,有助加快前線人員與管理層溝通,相關科技原本在澳洲地盤應用,及後於房協物業管理場景試用。
梁曉瑜說,相關科技今年1月起於明華大廈、祖堯h及駿發花園試行,經與前線及管理層人員訪談後,發現每名保安每日可最少節省30分鐘;而管理處或管理層人員則每周可節省三分之一時間,毋須以人手梳理匯報事項、準備報告的時間等。
梁又稱,Billie平台除要適應物業管理的場景外,亦需訓練廣東話,如行業術語或中文應用。伍棨廷舉例,「我們有日跟大廈主管講,年花要擺好些位置,(年花)可能在Billie就變了Lotus(蓮花)」,伍預料在計劃期間需加強訓練AI的語文分析能力。
明報記者 蔡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