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17
    星期五

人物例子庫:回看19世紀 觀照現今世界——英國大文豪狄更斯

[2025.01.17] 發表
狄更斯
電影《孤雛淚》(Oliver Twist,2005)改編自狄更斯同名小說,導演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在原有故事中滲入自己二戰時家人被送入集中營的童年回憶,希望讓兒童觀眾體會人間疾苦,珍惜眼前一切。

【明報專訊】「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寫成長篇歷史小說《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讓我們站在狄更斯的肩膀上,看看19世紀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也觀照今天自己身處的世界。

世界有陰影,但亮光在對比下顯得更強。——《匹克威克外傳》

狄更斯被譽為英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作品常以監獄、孤兒院、貧民窟等作為故事場景,深刻描繪維多利亞時期社會上流階級的腐敗黑暗,以及底層勞動階級所遭受的不公與壓迫。如《少爺返鄉》(Nicholas Nickleby)講受寄宿學校虐待的男孩努力抗爭成長與伸張正義的故事;《苦海孤雛》(Oliver Twist)藉孤兒奧利佛在濟貧院的悲慘經歷,揭示倫敦孤兒的生活;他又以司法小說經典《荒涼山莊》(Bleak House),將矛頭對準當時英國法庭的腐敗陰暗面。他將社會底層人們不被看見的生活,借文字力量呈現到陽光底下,讓時人關注正在受苦的民眾。

苦難是最好的老師,教導我們了解自我的內心。——《遠大前程》

狄更斯如此關注社會困境,大概與其坎坷的成長經歷有關。他在樸茨茅斯出生,有7兄弟姊妹,僅由擔任海軍職員的父親養家。後來因父親的債務問題,一家人入住馬歇爾西債務人監獄,但他們始終要餬口,於是12歲的狄更斯在親戚轉介下,輟學到倫敦沃倫鞋油廠當童工,每天工作10小時,嘗盡人情冷暖。儘管幾年後家境因得到曾曾祖母的遺產而有好轉,但狄更斯仍未能接受完整的正規教育。

結束童工生活後,狄更斯到威靈頓學院念書,15歲時到律師事務所工作,後來又當起自由記者,遊歷英倫各處採訪。少年時的磨難,加上記者工作訓練出對社會議題的觸覺,令狄更斯對受苦民憧肭_憐憫之心。狄更斯相信文字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開始在不同刊物發表文章,24歲時將文章集結成首部散文集《博茲札記》(Sketches by Boz);同年再出版小說《匹克威克外傳》(The Pickwick Papers),藉由主角匹克威克(Pickwick)與友人的旅途遭遇,描寫英國城鄉的社會問題。小說甫出版即引起各界討論,狄更斯自此聲名大噪。

在數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狄更斯出版了20部小說,除前述提及的作品,還包括《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 、《塊肉餘生記》(David Copperfield)、《教堂鐘聲》(The Chimes)、《小杜麗》(Little Dorrit)、《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等;另著有幾百篇短故事及文章,且創立了發行36年的文學周刊《一年四季》(All The Year Round)。

只有經歷過黑暗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光明的價值。——《苦海孤雛》

文字反映作者的思想與價值觀,狄更斯的小說揭露了對底層人民的關懷,同時反思工業革命的影響,並表達了他希望令世界變得更好的決心。

狄更斯清楚讀者不喜歡說教,於是透過個性鮮明的人物角色,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包裝社會現實而嚴肅的民生現象與問題,藉書寫拉近社會各階級的距離。「無論我在生活中嘗試做什麼,我都會全心全意去做;無論我投入什麼,我都會全情投入;無論是大還是小目標,我始終認真對待。」狄更斯在《塊肉餘生記》寫過這樣一句話,亦對照其畢生的創作目標——終其一生為更好的世界奮鬥。

文:鍾美c

圖:資料圖片、劇照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50期]

更多教育
人形圖鑑:P與她的孟買咖喱飯
【明報專訊】大學畢業典禮的早上,香港天氣開始轉冷,新界再低兩三度。我在大學的巴士站下車,準備與這年的畢業生拍照留念,是一年一度的儀式。沿路我... 詳情
潮看文史:儀(ji4)式(sik1)
【明報專訊】去年上映的港產片《破.地獄》意外破盡票房紀錄,在儀式簡化趨勢明顯的現在,逆風且涉及傳統禁忌的題材能大賣,饒有趣味。原因或許是現在... 詳情
見聞識玩:煙花爆竹賀新年
【明報專訊】在喜慶的日子點燃煙花爆竹,能增添熱鬧氣氛,然而未經申請在香港放煙花爆竹屬犯法,在內地亦有限制。 ■玩一玩 圖為3組形... 詳情
【明報專訊】此起彼落 不絕於耳 震耳欲聾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 詳情
奇趣中華:無事不登三寶殿
【明報專訊】俗語「無事不登三寶殿」意思是人們不會平白無事找上門,來者通常是有事相求。至於「三寶殿」又在哪堙H難道前往該處就可以消災解難?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