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反修例青年爭回鄉證 任內最大成功感
【明報專訊】為反修例被捕青年爭取獲發回鄉證,是立法會議員張欣宇上任以來的最大爭議。儘管面對建制支持者批評,在他眼中這是任內最有成功感的事情,自言做到議員應有的堅持,「不單令到那些朋友(被捕青年)更相信我,都令他們更相信這個體制,我覺得是很有價值的一件事」。
前年初數以百計反修例被捕者申回鄉證或入境內地被拒,有份協助他們的張欣宇捱批,他說在社交網站被「洗版」攻擊,更有人寄匿名信往中央駐港機構舉報他。為何觸碰這燙手山芋?張欣宇稱,只要市民求助合情合理,就會盡量幫忙,從不考慮對方政治立場,「市民有需要,我們有回應,這其實很基本」。
令青年更信任體制 捱批也值得
他說當初並非主動跟進回鄉證個案,求助信息是「廣發」予眾多議員的,部分議員私下都認同需要協助,不過沒有公開站出來,「只有我回覆了,那他(求助者)就跟你談……認真跟下去,慢慢變成好像你own了這個議題,但其實不是我主動」。
幾經辛苦終「成功爭取」,張欣宇認為是任內最有迴響和成功感的個案,他事後特別向求助者闡明特區政府、內地政府和中央駐港機構的支持,盼增加青年對政治體制的信任。
張以「素人」身分參加立法會直選便獲逾2.8萬票,「港漂」背景的他更是口岸票站「票王」。他說面對爭議壓力不感心灰意冷,最失落是當選初期,有市民見他是議員就指罵他,或因「831事件」說他是「殺人兇手」。但時至今日,不少青年找他交流或求助,當中有人鼓勵他說「你不是香港土生土長,你更加肯幫我們」。
張又說當選後碰見提名他參選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原以為對方已忘記自己,竟獲對方稱讚「你不錯,你不像其他人,沒那麼多廢話」,張笑言這是很大鼓勵。
(議會建言.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