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識唔識:彩虹邨重建
【明報專訊】政府早前公布彩虹邨重建方案,擁有62年歷史的彩虹邨共有11幢樓宇,擬分3期重建。該邨「打卡勝地」七色外牆丹鳳樓被列入首批清拆樓宇。房委會就如何保留原區特色、安置及重建計劃展開討論。
■填充題
政府於10月30日公布彩虹邨重建方案,11幢樓宇7400個單位分3期重建9200伙。黃大仙區議會於11月5日討論該邨拆遷建議方案,多名議員憂慮安置問題及重建時間長。
重建方案建議分3期,每期清拆邨內數幢樓宇及設施,預料整個重建計劃需時約15年,重建後全邨單位數目有9200個,即淨增加1800個,首期受影響住戶未能【1._______】 ,預計2028/29年入伙的新美東邨將提供2450個單位容納受影響住戶。
房屋局長何永賢表示,彩虹邨清拆後將興建逾50層高大廈,又解釋重建涉安置、拆卸等工序,加上需照顧長者戶感受,工期比興建新屋邨長。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支持彩虹邨重建要地盡其用,相信新建大廈層數較多,是要配合騰出部分彩虹邨用地以緩解彩虹交匯處長期擠塞。不過她稱,興建逾50層高公屋便需增建【2._______】,關注建築成本會否增加。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兼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認為,彩虹邨重建需盡用【3._______】增建單位,但公屋大廈人口較私樓密集,使用升降機出入較多,促當局頻密維修保養,以應付居民出入需要。
房委會建築小組主席陳志球表示,彩虹邨及華富邨等均坐落市區罕有地皮,房委會重建時有必要「增值」,相信未來興建公營房屋,會留意對附近及【4._______】景觀的影響,但強調需在應付輪候公屋需求及對山脊線影響取得平衡。
黃大仙區議員魏仕成建議在新屋邨設「【5._______】」,宣傳彩虹邨歷史,擺放邨內特色招牌、自動汽水售賣機等物品,延續彩虹邨特色。
■知識增益
深水埗重建初步劃分4主題地區
深水埗舊區普遍存在不少市區老化問題,市區重建局於2023年2月展開「深水埗地區規劃研究」,重建規劃研究範圍主要涵蓋面積約130公頃,涉約1800幢私人樓宇,當中約七成逾1200幢樓宇樓齡達50年或以上。
2024年11月市建局向深水埗區議會匯報研究最新進度,透露研究團隊初步規劃把深水埗研究範圍劃分為4個不同主題地區,分別為「時尚活力創新帶」、「樂活社區」、「潮買綠悠社區」及「歷史綠景雙山帶」。「歷史綠景雙山帶」包括嘉頓山和主教山,市建局指出雙山附近有不同的歷史建築,可考慮設文物徑串連雙山和景點,以助推廣深水埗地區的旅遊和促進地區經濟。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