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肚愛情學:節日約會人無我有——應節食玩散策
【明報專訊】大時大節要慶祝,大家當然知道。不過節日種類多,要如何準備、製造驚喜?的確有一番學問。或者在日常當中,嘗試尋找創意,別人不慶祝的日子,我慶祝;別人慶祝的節日,我一樣慶祝,是不是有突破得來,又不失根本呢?
慶祝活動只有「溫故知新」,沒有「破舊立新」,歡愉累積,回憶疊加,日復一年,歷久常新。節日各具特色,自然有對應的精彩項目,周邊食物除了應節外,承傳古人沉澱出來的心思,也免卻我們覓食、找話題的煩惱。
元宵冷麵湯圓全都要
新一年開始,元宵緊接而來。元宵夜遊,食飯、賞燈是不錯的選擇,有市集可以購物互贈,順勢走到大小公園,有各區花燈擺設,只要設計不太奇怪,都值得與情人閒逛「打卡」,共度良宵。現代的元宵比較靜態,古代的元宵要熱鬧得多,單看《東京夢華錄》的節錄,已經能夠想像得到,引文這樣說: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前自歲前冬至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游人已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擊丸蹴踘,踏索上竿。趙野人倒喫冷淘,張九哥吞鐵劍。
人頭擠擁,節目繁多,實際就是花市加歌舞巡遊加雜技表演的混合式街頭匯演,換轉現在的說法,就是有魔術、雜耍、唱歌、跳舞、運動、危險表演,總有一項足夠吸引。
表演中有一項「倒喫冷淘」,「冷淘」即現在的冷麵,「吃」很容易,「倒」才困難。冷麵古有多種製法,或在麵團加香草,或加入其他食材同吃,《歲時廣記》記有「餐冷淘」一條,說:「立春日,京師人家,以韭黃、生菜食冷淘」,立春食春菜也是合時節的食俗。現代要食冷麵不難,除了用心自煮,日本食店亦有冷麵出售;再「貼地」一點,到旺角、葵廣食「撈撈」冷麵,一樣開心、應節。
元宵食物,當然不能缺少湯圓,無論是自製、外購煮熱,還是現買現吃,都有團圓、甜蜜的意思。湯圓意義深遠,早見於古籍,《清稗類鈔》提到:
湯圓,一曰湯糰。北人謂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然實常年有之。
湯圓用於家宴、婚宴,不分時節,只要想到當中的寓意,就是湯圓出場的時候。湯圓吃過,仿效古人園遊,猜猜燈謎,閒話嬉笑,一夕溫馨。
齊齊吃x度端午
俗語有說,只要有心,日日都可以慶祝。日日慶祝,未免稍為誇張,不過約會突如其來,也有隨驚帶喜的效果。要有驚喜,不如端午節來場歡聚,看龍舟競渡之外,參考古人當日有什麼活動。《清稗類鈔》記載「展端陽」一條,談到:
水中賽龍舟,且有飾成鳳形虎形之船,船中有臺閣,有鞦韆,自初一至初五,無日不然。某年閏五月,好事者又為展端陽之舉,復迓神入城,張燈演劇,士女填咽,蓋道光以前事也。
水中有龍舟,船上有韆鞦,古人活動不乏創意;現時到公園,還可以效法一下古人盪韆鞦,除了添加趣味,還可以盪走濕氣,愉快強身。古時還有迎神儀式,有燈有劇,氣氛很好,難怪男女「填咽」嘈雜,熱熱鬧鬧,相約過節。
端午飲食,不離吃x,源於古時習慣,《事林廣記》載:
端午造粉團、角黍飣盤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
「角黍」即米糧包成角的形狀,是古時x的別稱。粉團可以是湯圓、茶果之類。食物堆疊盤中,玩些遊戲,取些食物,不失為節目樂趣。現代當然也有,只是轉移到去樂園,投幣擲球,換來禮票公仔,有樂趣嗎?當然有,古人都是這樣玩的。
飲食事還是交給食肆,現時到傳統粥舖,還會有蒸x提供。吃x不單可以應節、解饞,還有指示的作用,古籍《說郛》提到「未吃端午x,寒衣未可送」,大概的意思仍流傳至今,表示端午前仍是乍暖還寒,會有驟冷的可能,約會外出,準備外套、雨傘,應付不時之需。加分位明顯,古人早有提示,不參考實踐,到時沒什麼好埋怨。
中秋月圓西瓜也圓
中秋節當然是約會的好節日,玩燈籠,食月餅,從小認識、實踐,約會時總有經驗可以分享。月餅會不會同吃,不見得,不過燈籠齊揀齊玩,可以換來不少共聚時間。古代情G其實差不多,《悁{風土記》提到:
十五日中秋,人家以菱藕、月餅,相餽遺月餅,亦所以像月圓也。滿街賣寶塔燈,製是燈者,各出新樣以求售。
食物互贈,現時更多見於親戚朋友。燈籠從古至今,都是款式多樣,目的就是要吸引遊人購買。無論是自己、還是情人喜歡,都一樣要人手持燈,歡樂遊街。
若嫌送月餅太無新意,何不參考古書,看看有沒有靈感?《悁{風土記》另有談中秋飲食,說起:「北方中秋,饋遺月餅、西瓜,名『看月會』」,西瓜也是圓,像月般團圓,下次中秋節,如果為情人送上西瓜,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月餅、西瓜、燈籠齊備,如果是在沙灘或草地閒坐賞月,其實也不失為好的配置。
如果不想準備野餐,中秋出行遊逛,相約認識、聯誼的古俗,《月令粹編》記中秋情G:
南北風俗中,秋夜士女出遊,名『踏八步』,以玼e。又度橋,謂之『過運』,宴飲通宵。
男女中秋約會,交流之餘,也可免除疾病,相約理由十分充分。過橋行運,邊行邊談,累了入店,飲杯汽水,食包薯條,再談再笑,坐個通宵。節日約會,吃玩聊逛,現代人做的,古人早就試過,時代影響周邊種種,不過真摰情意,是不受時地所限的。
■蕭欣浩 -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和《屋h尋味記》
文:蕭欣浩
圖:baona@iStockphoto、資料圖片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