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中華:如何面對江東父老?
【明報專訊】當感到羞愧、沒有辦法面對他人的時候,可用這句俗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或愧對江東父老),這句話原是出自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項羽!
西楚霸王
秦滅亡後,下一個統一朝代漢還未建立,曾有過一段混戰時期,當時主要有兩大勢力,其一是以項羽為首的勢力,他出身於楚國將領家族。秦末,他以戰國時期楚國及鄰近範圍為主要據點,建國號「西楚」,自稱「霸王」,於是便有「西楚霸王」的稱號。《史記》記載他小時候不愛讀書,但愛習武,歷史上有勇猛的形象。
誰是江東父老?
另一方勢力是後來建立漢的漢高祖劉邦,當時劉邦為「漢王」,項羽與劉邦之間的角力,史稱「楚漢相爭」。在最後一場戰役「垓下之戰」,項羽帶領的楚軍被漢軍追擊,項羽領軍一直逃到烏江,負責守衛、管理烏江的亭長已把船靠岸,打算助他們向東逃走,逃往長江以東的地區,亭長跟項羽說:「江東地區雖然小,但也闊千里,有數十萬人,也足夠成一國、為王了。希望大王你趁我還有船時快快渡江,到漢軍追來便逃不了。」然而項羽沒有領情,他說:「天要亡我,我何必要渡江?我與來自江東的八千子弟來這,現在沒有一個生還,就算江東父兄體恤我仍視我為王,我哪媮晹陪悼堥ㄔL們?」說罷,他便自刎而亡。經此役後,劉邦沒多久便成為漢高祖,建立漢。後來人們以「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來指羞愧的心情。
勝敗乃兵家常事
項羽的抉擇並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同,唐著名詩人杜牧有首著名的詩《題烏江亭》,就是在烏江亭想到項羽事[時有感而發,並將想法寫成詩: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意思是雙方對陣,是勝是敗往往不能預料,既然勝敗是兵家常事,若是漢子應該坦然面對失敗,能接受失敗及忍受失敗所帶來的屈辱才是男子漢的表現。來自江東的子弟還有很多出色的人才,若然當時選擇渡江,他日是否可以捲土重來再戰並取勝,也是未知之數呢!
成語「捲土重來」來自這首詩,意思是失敗後重新整理再作嘗試。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