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試閱:《正在思想——當代哲思十八家》:後現代明燈詹明信
【明報專訊】■內文摘錄
這些年主持電影評論工作坊,免不了一開始便要為電影下定義,過程中也免不了要提到電視;以電視對比電影以至構成反題,差不多是文化研究及評論的基本框架之一,而其中一個有份促進形成此觀念的,正是詹明信。
電影和「電視/錄像/數碼影像」的對立,在傳統的電影發燒友腦海中,曾經如此牢不可拔。前者代表的高畫質、視覺同構、對作品整全性的尊重等,跟後者的扭曲性(無論是視覺上或影像生產上)形成一個高雅與庸俗的反差;很多年後,我還是無法忘記陳天成曾故意用錄像(當時他厭惡之極的媒介)和英語(他一度非常抗拒的語言)去拍攝《九七遺言》(1997)。我不曉得他有沒有讀詹明信,但面對認為電視代表一種墮落或價值失落的心態,要較系統地提供一個說法,詹明信其實不得不讀。
詹明信之所以重要(尤其對華人讀者而言),時間配合也是一個因素。「後現代」(postmodern)於七十年代末成為文化熱詞,適逢詹明信從沙特(Jean-Paul Sartre)研究轉到結構主義(主要是從俄國形式主義及比較文學入手),再面對跟後結構主義可謂有姻親關係的後現代主義。1984年他首先在《左翼評論》(New Left Review)發表題為〈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的論文,七年後發展成一部同名專著。期間(1985年秋冬)他應邀到北京大學主持一系列講座,事後由唐小兵翻譯結集成《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一書,先後在內地及台灣出版(台灣出版前更先由當時的思潮旗艦雜誌《當代》分章逐期刊出),兩書互為羽翼,在華語文化界吹起了好一股「詹明信旋風」。
八十年代中國現代化,無論理論和實踐上都是舉世關注的課題。然而,在全球相互影響愈趨緊密,加上西方流行文化不斷衝擊的情況下,「現代化」和「後現代化」差不多同步在華語社會出現,造成理念混亂、溝通困難,詹明信相對易懂的文化理論(雖然在表達上則間有枯澀)儼然是一指路明燈。本來指涉紛紜駁雜(建築、文學、音樂各有專義),在較系統的文化理論論述下,有了清晰的圖象——今天所謂拼湊、後設敘事、懷疑主義、告別大理論等對「後現代」的「定性」觀念,都跟詹明信的綜合有關,而他把「後現代」接上後期資本主義生產中勞動(這次主要由知識份子體現)的特殊經驗模式,更可視為寫下一份援引(發揮以至修正)馬克思主義,為「後現代」文化把脈的診療書。
我們正是在這個脈絡下接收詹明信為電視所作的分析。對他來說,假如說電影代表了現代主義文化,電視的普及在媒介的層面便充分展示出後現代文化轉向。技術上,電視容許每家每戶裝配「公仔箱」隨時按鈕收看(數碼和網絡電視更把這「跟身視聽裝置」這一面發揮到極至),促成通俗文化的滲透無孔不入,擴大廣告促銷效果,助長消費主義發展 ………
(內容經節錄)
■《正在思想——當代哲思十八家》
作者:岑朗天
出版社:香港文學館
此書收錄了岑朗天十多年來於不同文化刊物發表的哲普文章,詳述鮑曼(Zygmunt Bauman)、大衛.哈維(David Harvey)、齊澤克(Slavoj ?i?ek)、巴特勒(Judith Butler)等17名當世最具影響力哲學家的生平、思想源流、關鍵論述等。岑朗天消化各家理論,靈活地將其置入香港的文化、社會語境中,配合現實事例,為讀者打開理解哲理的大門。
整理:陳綺雯
圖:陳綺雯、香港文學館
鳴謝:香港文學館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