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專題:港式培訓 盼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醫生嘆患者只想開藥 難跟港式規程
【明報專訊】聯合醫務中國執行總裁李家聰對本報表示,除了設在開發區醫院的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聯合醫務還與大灣區多市衛生局合作,對當地社區醫院醫生開展港式培訓,並將診室裝修成香港風格,令港人在家附近就可以獲得港式醫療服務,亦提升內地基層醫療整體水平。
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的李湘華醫生是廣州人,畢業於廣州醫科大學,接受聯合醫務金牌(金牌英文簡稱GOLD,全稱GP-Oriented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醫生培訓3年,曾就職於深圳一間社區醫院,又到過港大深圳醫院工作。在內地與香港兩種模式下從醫的她說,更認同香港全科醫生「全人照顧」的理念,從仍是腹中胎兒開始到晚年終老,全科醫生不僅要看病症本身,還要關心病人的心理、家庭和社會狀G。
診所預約制 確保足夠時間問診
港式診室的裝修風格和就診模式也體現出其醫療理念:診室「門常關」,門口設有紅燈,有患者就診期間外人不得進入,且內設布簾,保護私隱;採用預約制,每個醫生每半小時只接受1名患者預約,醫生可有足夠時間了解病史、解答提問。李醫生稱,港式診所不濫開檢查,「不像內地醫院上來就做全套」,不會處方中成藥、中藥,亦注重對患者的健康宣教、用藥指南和跟蹤隨訪。
不過,正在接受港式培訓的廣州全科醫生馬桂禮說,不少內地患者來覆診,只想「開完藥就走」,他也想按照港式規程操作,多問幾句病史、看看藥物是否適合,但對方並不合作,若當天病人很多,則更難做足詢問。
住天河港人讚醫生解答清楚詳細
68歲的港人周先生家住天河,預約到越秀區珠光街社區衛生中心港式診室就診,他稱讚醫生解答夠清楚、很詳細,「國內醫院病人太多,好多醫生都不耐煩,費事答你」。他在廣州住了多年,疫情下不想返港覆診,以前不知道社區醫院有港式診室,現在也不是各區都有,「新機構成立可能很多未通到,最好能有香港藥物」。
據今年3月頒布的《廣州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當中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質增效工程」部分,寫入「與香港聯合醫務集團合作試點開展『金牌家庭醫生』『金牌護理』培養項目等,提高基層全科醫生診療能力和水平」。據聯合醫務公布,截至今年8月,已與社區醫院合作建設93家港式家庭醫生診室,主要分佈在大灣區,其中最多的廣州51家,東莞28家,深圳、珠海、中山、佛山各有數家。
受訓醫生稱疫下難考試
聯合醫務:恢復中
聯合醫務中國至今共培訓「金牌醫生」及「金牌護士」超過1600人次,但有受訓醫生對本報指,因為要去深圳考「畢業試」,但因疫情而未能安排,要延遲取得證書。聯合醫務回應稱,金牌培訓有完善的考核流程,期末考核需在聯合醫務中國深圳總部線下開展,前段時間由於深圳疫情影響,加上部分地區學員需投身當地防疫工作,考試時間作出調整,現隨茯戔‘韭_,考核安排已陸續恢復。
目前,港人若想到港澳居民健康服務中心社區醫院港式診室就診,可用「聯合醫務互聯網醫院」小程式預約,並先付診金。內地醫保可於社區醫院使用,需按一般就診流程、在該醫院微信公眾號預約,但不保證享受港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