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至少50萬幢建築物有水浸風險 去年水災保險賠償增至6.75億元
【明報專訊】卑詩省去年11月大水災導致多個社區被淹浸,不少條公路遭沖毀,最新估計有關保險賠償增至6.75億元,較原先估計高出接近三分之一。有專家警告,氣候變化將令水災頻生,賠償金額預計將暴增至數十億元。
上述最新估算是由分析自然及人為災難數據的機構CatIQ昨天發表,賠償之多亦使去年那水災成為本國歷來最大宗自然災害賠償個案。
大多數索賠申請來自商界,但加拿大保險局(IBC)稱,許多受影響的居民住處位於水浸高危地區,該地區都是住宅水險一般不承保的範圍。
IBC太平洋及西部副主席薩瑟蘭(Aaron Sutherland)表示,「儘管去年11月水災造成的保險損失不斷增加,但顯而易見的是,這場天災絕大數費用將由政府承擔。」有關費用料將飆升至數十億元計。
氣象專家推算,氣候變化致使水災發生的機率增加1倍至3倍,亦有其他人則將洪水及相關的山泥傾瀉是由肆意砍伐叢林觸發的;而IBC則指,洪水泛濫將屬於長期趨勢的一部分。
薩瑟蘭續指,要了解居住在洪氾區所承擔的風險需要最新的洪水地圖,不過,本省該份「最新」的地圖也已是數十年新,「本省洪水地區的平均年齡追回至1980年代,我們需要開始得到最新的氣候數據。」
自1980年代初以來,IBC一直跟蹤與氣候相關的保險索賠個案。從1983年至2008年期間,本國每年因天災而向民眾賠償的金額平均達4.22億元,而從2009年至2020年期間,每年大額索賠金額增加3倍多至約20億元。
加拿大氣候選項研究所(CICC)去年10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目前省府的防洪圖上,至少有50萬幢建築物有水浸風險,但「幾乎全部都未能反映氣候變化會如何影響日後水災的風險」。
IBC以往主要承保火災,目前的焦點愈來愈轉向水災,但只有少撮業主了解他們面臨的風險。根據2016年一項調查顯示,約45%業主已購買支付水災損失的保險,但只有10%至15%實際得到保障。
到本世紀末,卑詩省面對風暴潮風險的房屋數量預計暴升44%,達到接近7萬戶,這比本國任何其他省份都多。大溫是類似風險的高危地區,部分原因是當地物業價值高,位於只距離海平面一米的範圍內,房屋和建築物的大約總價值高達約300億元,而區內許多城鎮也面臨荇平面上升和龐大河流網絡的雙重壓力。
根據CICC報告預計,在2070年至2100年期間,在排洪量低的情況下,大溫每年的水災損失預計攀升至5.1億元,是當前金額的17倍,而在排洪量高的情況下,每年損失將暴增至8.2億元,為當前金額的27倍。另外,從現在起計的50年後,預計大溫區個人財產損失每年平均將達至4400元,較現時多逾6倍。
再多的保險金也無法根本性解決水浸風險的問題,薩瑟蘭則建議,唯一可負擔得起的方法是率先防止損牷F保護社區的新方法包括優化建築條例、完善土地規劃,如將房屋和企業遷離高風險地區,還有以自然防洪方式阻止水位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