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17
    星期一

公民點對點:旅業救亡 有何對策

[2022.01.17] 發表
疫情下各國設旅遊限制,包括強制檢疫措施等,出入境旅客數字明顯下降。圖為香港國際機場。
新加坡航空旅遊氣泡專機(圖)向乘客提供附有外科口罩、抗菌濕紙巾和消毒洗手液的「關懷包」,原定2020年11月22日首航,惟受港疫情影響無法成行,其後期望2021年5月26日再度ㄞ銵A最終因新加坡爆疫而再度告吹。
時任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右五)與時任旅遊界議員姚思榮(右四)2020年9月率領多名旅遊業界代表,促請政府盡快作出適切果斷跟進,拯救旅遊業界。
旅行社現時靠辦本地團艱苦經營,而政府早前撥款1億元推「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料款項至2021年1月中將耗盡。圖為本地團工作人員在出發前為團友量體溫。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下全球國家、地區均設有旅遊限制措施,令跨境旅客大幅減少,對旅遊業帶來極大打擊。疫情下政府增設支援措施,期望減低疫情對行業的衝擊。

.主要相關課題:經濟全球化.

1.商討「旅遊氣泡」

為協助旅遊業與經濟復蘇,港府2020年與多國商討「旅遊氣泡」政策,期望與疫情受控國家恢復旅客免檢疫往來,其中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安排原定於2020年11月實施,惟因兩地疫情嚴重而未能實行。新加坡衛生部2021年8月初表示當地將實行「與病毒共存」政策,並令新加坡更有「抗逆力」。新加坡抗疫政策與港「清零」目標相異,港府發言人表示,一直以來討論基礎是兩地均採取相近的疫情防控策略,以遏止確診為目標,隨虓s加坡採取新策略,逐漸成為「堅強抗疫社會」,原有兩地訂立「航空旅遊氣泡」的基礎改變。兩地2021年8月19日宣布不再進一步討論雙邊「航空旅遊氣泡」,會各自設入境防控措施。

時任旅遊界議員姚思榮表示,對星港旅遊氣泡「胎死腹中」感無奈但可預期,過往訪港客近八成屬內地客,新加坡客比例不多,但新加坡有意放寬入境政策,而本港旅遊界多以與內地通關為主要目標,若因新加坡導致本港疫情「失守」,則與內地通關無望。

此外,中港兩地正商討通關,港府亦已推行「香港健康碼」應用程式,供市民申請作來往兩地之用,惟料通關初期名額有限。綜合多名政府及接近政府消息人士,兩地原定2021年12月作小規模通關,但因應兩地疫情都出現變化,12月通關計劃告吹。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本地Omicron變種新型冠狀病毒個案無可避免影響與內地商討通關的進度。

2.經濟援助及短期職位安排

為支援受疫情影響的行業,政府設防疫抗疫基金提供直接經濟援助。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支援旅遊業的5輪防疫抗疫基金累計承擔額達26億元,支援逾1700間旅行代理商、約2.1萬名從業員。政府於2021年3月宣布,以約1.5億元開設約2000個短期職位,聘用旅遊從業員在私家醫院以外地方設置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負責管理中心運作及相關行政支援工作。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2021年9月8日在立法會上問及政府會否主動幫旅遊業做「市集」,讓從業員免費經營,或聘請從業員到旅遊景點做導賞員。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稱會吸納意見,若任何景點有吸引力,「旅遊業界都可以去做,如果想拿到資助,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

3.宣傳本地遊

疫情下市民無法外遊,令本地遊需求大增,如租住本地酒店staycation(宅度假)等。為促進本地遊發展,疫情期間香港旅遊發展局推行各項活動如「賞你遊香港」、「賞你住」計劃,市民可透過本地零售或餐飲門市消費800元或以上的機印收據,換領由不同本地旅行社舉辦的本地遊名額,或參與計劃酒店的住宿優惠。此外,旅發局設有「香港.大城小區」活動,設計路線以推廣本地遊,包括5條涵蓋西九文化區、佐敦及油麻地的路線,介紹傳統手作、沿海藝術、「打卡」及美食等逾50個特色景點及店舖。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表示,深度旅遊及藝術文化旅遊將成為趨勢,希望連結西九與毗鄰的油麻地及佐敦,讓當區市民及大撞v先重新認識西九龍的獨特地道文化,再推介給旅客。

◆法例知多少

Q:香港對外旅遊事務及政策由誰負責規劃?

A:根據《基本法》第151條,香港特別行政區可在旅遊等領域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

Q:香港政府是否擁有出入境管制的權利?

A:根據《基本法》第154條,對世界各國或各地區的人入境、逗留和離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可實行出入境管制。

●模擬試題

(1) 下列哪項描述不正確?(1分)

(1)旅遊業議會負責簽訂和履行世界各國、地區有關旅遊的協議,如「旅遊氣泡」安排

(2)旅遊業議會由旅遊事務署創辦

(3)旅遊業議會的主要收入為外遊印花徵費及內地入境團登記費

A. 只有(1)

B. 只有(3)

C. (1)、(2)

D. (1)、(2)與(3)

(2) 根據資料,哪項為港府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安排未能實施的原因?(1分)

(1)香港未能先與內地通關

(2)新加坡抗疫策略與香港相異

(3)香港健康碼與新加坡政府系統不相容

(4)香港出現Omicron變種新型冠狀病毒本地個案

A. (1)、(2)

B. (2)

C. (2)、(4)

D. (4)

(3) 根據資料,就「訪港旅客人次」及「旅遊、會議及展覽服務業務收益指數」圖表,描述兩個主要特徵。 (4分)

(4) 「香港應放寬旅遊限制以協助旅遊業復蘇。」根據資料及就你所知,列出一項支持及一項反對的理據。 (4分)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17期]

更多教育
知識寶庫:研「土」污染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內媒「澎湃新聞」2021年8月報道,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已建成及售出的住宅樓盤「嘉閱濱江」,因土壤、地下水及環境... 詳情
快問快答:過渡房屋
【明報專訊】截至2021年9月底,約有15.37萬宗一般公屋申請,而公屋一般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分別為5.9年和3.8年,兩者... 詳情
圖看議題:港人的生與死
【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公布港人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2020年男性與女性分別為82.9與88.0年,兩者數字均冠絕全球。而腫瘤則成為本港最常見... 詳情
活動巡禮:教長者製香囊 推廣中醫文化
【明報專訊】學校與社區的聯繫活動,不但增進同學的知識,也能回饋社區。明愛聖若瑟中學與社區長者中心合作,參與長者學苑計劃,為區內長者提供學習課... 詳情
新聞解碼:歷史建築變NFT
【明報專訊】香港有不少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在發展過程中已拆卸。把歷史建築化成非同質化代幣(NFT),在虛擬世界永久保存又如何? ■新聞...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