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卷三綜合的「見解論證」部分,一般要求同學選擇一個活動方案,並論證選擇該方案的原因。
觀乎2019年的綜合卷「見解論證」所提供的方案,可見以下特點:
藝術活動樂共融
推展藝術活動,並促進區內的年輕人與長者共融。
(1) 活動方案
(2) 活動目的
◆分析
比較歷屆試題,以往的見解論證方案一般會提供活動形式,例如2018年的「參觀漁村」及「參觀漁業博物館」;
而2019年的試題,幾乎沒有限制活動形式,考生有更多發揮的空間,自行建議舉辦什麼藝術活動。
然而,亦有同學叫苦連天,對虒禤ぉW苦思索,根本不知道應該舉辦什麼活動才好,也擔心臨場之際,未必能即時想到一個合適的活動。事實上,活動若符合以下原則,則較易論證:
(1) 事前:需要事前時間計劃籌辦、構思
(2) 其間:其間需由不同人合作
(3) 事後:有跟進的活動◆
以舉辦藝術活動促進區內年輕人與長者共融為例,同學甲立即想到以下藝術活動:
(A) 一起觀看藝術展覽
(B) 一起參觀藝術博物館
(C) 一起畫壁畫
不知各位讀者認為哪一個活動選擇最好?
以上3個選擇,筆者認為活動(C)是一個較好的選擇,因為這個活動符合了原則(2),活動期間,長者與年輕人可一起合作。不過,只說畫壁畫,當然不夠,筆者會作以下修飾,使之符合3項原則:
一起為社區畫一幅壁畫
→ (1) 事前:商量壁畫的主題、含意、構圖
→ (2) 其間:長者和年輕人溝通,研究作畫的工序、上色技巧;年輕人要細心留意長者的需要,亦應聆聽長者的意見,彼此尊重和合作
→ (3) 事後:留意壁畫是否需要修補
若將上文放入「見解論證」的框架之中,其實已成為一段論點了:(由於和論點無關,故「(3)事後」的部分未有加入文中。)
首先,【標示語】此方案可以讓年輕人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論點】現今年輕人的生活忙碌,又處於青春期階段,未必懂得體貼身邊長輩的需要,遑論社區中的長者了。【簡單提出現G不足之處】而此活動正好製造機會,讓年輕人和長者相處。例如在活動中,年輕人和長者同心合力,在社區中繪畫壁畫。年輕人需要和長者不斷溝通,商量壁畫的主題、含義、構圖((1)事前);在繪畫期間,年輕人也要時刻留意長者在繪畫期間面對的難題,一起研究作畫的工序和上色技巧,彼此尊重和合作。((2)其間)【細節】這些都能訓練年輕人的溝通能力,培養他們說話時要慢下來,以耐心和愛心和長者溝通,並且要學會接納他人提出的建議,求同存異。可見,此活動能提高年輕人與人相處的能力。【成效】 (約280字)
用這個原則構思活動,則較易想到細節,以及說明活動的成效。◆
以下另舉一例:
同學乙想到社區藝術活動能紓解壓力。為論證這個論點,同學乙也想到了可以在社區中心開繪畫班,於是寫了以下段落:
首先,【標示語】在社區方面,舉辦藝術活動能紓解都市人的壓力。【論點】香城人生活節奏急速,不少人飽受情緒和壓力困擾,苦無出路。【現G】而藝術活動正是應對之良方。以活動中的畫畫班為例,畫壇之中,各種家派林立,有茩姿蹀J細琢如攝影寫實派,又有筆觸明顯的印象派,總有一種是市民喜歡的。【細節】如此,市民便能以畫畫抒發心中之情,能紓緩日益沉重的壓力。【成效】(154字)
這個論證雖有例子,但論證卻較為單薄,未能論證學了不同家派的畫作,便能一抒心中的壓抑。同樣是繪畫班,如果同學乙在繪畫班之前和之後加入其他活動,如此則更容易加入細節,論證成效了。
我們可以這樣構思活動的細節:
繪畫班
→ (1) 事前:加入賞析工作坊,認識畫家生平 → 與作品生出共鳴,得到啟發
→ (2) 其間:和其他學員一起學習繪畫,共同創作 → 將生活的壓抑寄託在作品中
→ (3) 事後:分享環節 → 找到喜好相近、志同道合的知己
請看同學乙最後怎樣寫:
首先,【標示語】在社區方面,舉辦藝術活動能紓解都市人的壓力。【論點】香城人生活節奏急速,不少人飽受情緒和壓力困擾,苦無出路。【不必增加現G,因現G過多實無助論證】而藝術活動正是應對之良方。以活動中的畫畫班為例,畫壇之中,各種家派林立,有茩姿蹀J細琢如攝影寫實派,又有筆觸明顯的印象派,而各家各派的名作,大多承載了畫家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思想及情意,在導師引導之下賞識這些作品和畫家生平,市民可能能尋得共鳴,得到啟發。((1)事前)然後再進而在有興趣的畫班中,和其他學員一起討論喜歡的作品,共同創作。((2)其間)完成作品後,又可互相評鑑彼此作品,解釋創作意念,將平日遇到的失落之感寄託於作品之中。((3) 事後)【細節】如此,市民則有了抒發情緒的途徑,在藝術活動之中交流,表達生活的壓力;且能在畫班之中找到和自己喜好相近、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傾訴的對象。如此,市民便能以畫畫抒發心中之情,能紓緩日益沉重的壓力。【成效】 (349字)
跳出試卷,回到現實,我們平日在校內舉辦活動,活動安排也相當相似:
→ 教授知識
→ 實踐、合作
→ 反思
例如舉辦一個義務工作活動,在活動之前,學校一般會有工作坊,教導知識;活動期間做的義工服務,正是實踐的部分;事後,可能有社工帶茪p組,和大家一起檢討剛剛義工服務的體會及反思,以鞏固所學。◆
希望同學捉緊這3個建議活動的方向,則較易構思方案的細節了。
當然,同學也不必拘泥於這3個原則,若依此原則所構思的內容不為論點所有,也不必勉強。
最後,同學亦宜留意,上述段落示例僅是一個見解論證角度(即7分)中的其中一個論點。若要達上品要求,做到「見解允當,論據充足,論證充分」,一個角度宜有兩個論點。
■知多
何謂虛構資料
問:論證加入前、中、後資料,會否犯了虛構資料的問題?如何分辨兩者?
答:在「整合拓展」部分不宜虛擬「形式」上的資料。以2019試卷為例,其中一項資料提及「便利城」交通便利,有10條主要幹道以及6條地鐵線路。若學生下筆時自行虛構交通的資料,例如是「又有百多巴士路線,每天載客量有多少多少」,便是虛構了資料;但如果只是寫10條主要幹道以及6條地鐵線路能為市民帶來什麼便利,例如是寫「沒有私家車的市民,也可以在假日輕鬆到達郊外地區,享受大自然,遠離塵囂,忙中偷閒,令他們生活更幸福。」這便不算是虛構資料。
但在「見解論證」則不同,2019的試卷的完全沒有提供方案的形式,僅指出了這次活動的目的(環保/藝術)以及對象(老幼/區內居民),至於具體的活動怎樣做,則完全留給學生自行發揮,學生若要論證方案有意義,也必然要先提出方案的內容是什麼。這有點像以前高考的綜合卷,要求學生自行構思一個活動以達成目的。故在此處便沒有虛構資料的問題了。
.胡詠怡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現職中學中文教師。尤好文字之美,亦慕夫子韋編三絕之勤。
文:胡詠怡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