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處理反修例審訊 研延長開庭 已設專責小組研究 馬道立強調公平審訊最重要
【明報專訊】反修例風波中,截至今年1月2日已有6943人涉暴動、非法集結、縱火等罪行被捕,衍生大量法庭案件。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昨日在法律年度開啟典禮致辭時表示,司法機構早前已成立專責工作小組,研究「以最佳的方式迅速處理這些案件」,包括延長開庭時間,並將諮詢相關持份者。馬道立同時強調,迅速處理案件雖然有其好處,但公平的審訊才至為重要。有不願具名的法官對加快審訊時間的做法表示「梗係好」,但有法律界擔心法院人手不足問題。
馬道立:最少幾百宗相關案件待處理
裁判法院區域法院影響最大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昨在典禮後會見傳媒時補充,近期的事件加大法官的工作量,相信最少有幾百宗相關案件有待處理,大多未完成審訊的準備工作,對裁判法院和區域法院影響最大,形容處理方案涉及不同考慮因素,包括維持法官的水平、確保公平審訊等,未來將就處理方案諮詢法官、大律師公會、律師會和律政司等持份者。
對於司法機構成立專責工作小組研究「迅速處理」反修例案件,馬在致辭中再次強調,司法工作的關鍵是「履行公義」,無論民事或刑事案件,審訊必須「公平公正」,此要求亦載於《基本法》和《人權法案》;在刑事案中,包括被告未判罪前均假定無罪、被告有權獲充分時間和便利準備答辯、盡早接受審判,以及就定罪和刑罰提出上訴。
言論集會自由有限制 不能成暴力藉口
就過去7個月反修例示威,馬道立表示,社會對法庭和法官作出不少評論和意見,但部分建基於錯誤觀念和誤解,「有些說法甚至近乎不能接受」(見另稿)。馬重申,《基本法》和《人權法》保障言論、結社、集會自由,但當中要有限制,「享用或堅持個人權利亦不能成為損害他人人身安全或財產,或使用暴力的藉口」。
被問到警隊是否仍值得信賴,以及對特赦示威者、警員涉濫權的看法,馬道立表示,警隊、政府和普通市民均須尊重法治,而特赦和檢控均不是由法庭負責。馬同時不評論應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認為屬政治議題,並非由司法機構考慮。
加快審訊時間 法官:梗係好
對於加快審訊時間的做法,有不願具名的法官表示「梗係好」,但稱同時要顧及公平。該法官又指出,法庭需在短時間內處理多宗案件,相關人手必定不足夠。
港大法律學院教授、名譽資深大律師陳文敏表示,現時有法庭單是處理保釋問題,已要開庭至深夜,一旦要再延長開庭時間,由法官、法庭書記以至庭警等,法庭運作需要增加大量人手。若未能解決上述問題,延長審訊幫助或有限(見另稿)。
梁美芬:遲來的公義亦是不公義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支持馬道立所提及的方向,並稱不論法院、律政司或警方都面對人手不足的問題,建議警隊增加文職人手錄取口供,以及多聘暫委法官。梁美芬又說,遲來的公義亦是不公義,現時整個社會都在期待法院裁決、釐清法律原則,「輕判、重判,公眾都要接納,最重要是法律原則要說清楚」。
大狀郭憬憲:周六加庭較延長平日審訊佳
曾多次處理社運官司的大律師郭憬憲稱,一旦代表的被告遭還押,要在指定時間返回收押所,若日後正審階段的審訊時間延長,向被告索取指示的時間會更緊絀。他並稱若延長審訊時間,律師行、支援團隊溝通難度或增加,若被告因長時間聽審未能專注案件審訊,對辯方而言亦會不公道。他建議若是周六加開法庭,會較延長平日審訊時間為佳。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