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2019年4月華盛頓大學的學者發表研究指出,不健康飲食與全球五分之一死亡個案有關,2017年涉及1100萬人,致死個案甚至比吸煙更多。最主要致死的飲食風險因素為進食太多鹽、太少全穀物及太少水果。
■香港人的不良飲食習慣
多肉少菜
衛生署的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成人每天攝取約5至8O(即約190至300克)肉、魚、蛋及代替品。然而,根據2018年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在國際期刊《環境研究快報》發表的研究,香港是其中一個人均肉類消費量最高的地區,估計每人每日的平均消耗量達664克,其中豬肉和牛肉消費量最高。
另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世衛)建議成人每天吃最少400克蔬菜和水果,亦即2份水果和3份蔬菜,但港人吃蔬果的情G並不達標: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於《2014至20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表示,15歲或以上的人,每日平均食用5份或以上蔬果者,只佔5.6%。
高鹽高糖
世衛建議成人每日的鈉攝取量應少於2克,即約少於5克鹽,每日的游離糖(free sugar)攝取量亦應少於50克。衛生署於2014/15年度的人口健康調查,首次蒐集香港市民尿液中的排鈉量資料,以研究市民每天平均鹽攝入量。結果顯示18至84歲者每天平均鹽攝入量為8.8克,男性比女性鹽攝入量多,男性為每天平均9.8克,女性為7.9克。另外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膳食研究數據,本港成年人的糖總攝入量估計為平均每日53克,約30%來自非酒精類飲品如汽水等。
反式脂肪
脂肪主要可分為飽和脂肪及不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屬於不飽和脂肪,世衛對反式脂肪的每日建議攝入量上限為2.2克。消費者委員會與食物安全中心2018年11至12月抽驗、2019年6月公布75款非預先包裝食品的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含量,約四分之一樣本驗出的工業生產反式脂肪含量佔總脂肪比例超過2%,超出丹麥等歐洲國家立法的限值。據《明報》記者比較2012年及2019年的消委會報告,發現部分店舖同款食品的反式脂肪含量,後者相比7年前的測試結果不減反增。以雞批為例,長沙灣新華茶餐廳的樣本,被測出每100克含有0.94克反式脂肪,較2012年測出0.32克高出0.62克,升幅達194%。
香港人普遍喜愛食下午茶,消委會假設港人於下午茶吃1件蛋撻和1杯未加糖的港式咖啡,合計已攝入0.356克反式脂肪,佔每日攝入上限的16%。
■導致不良飲食習慣的原因
(1) 速食文化
隨茈球化的發展,速食文化於香港大行其道。快餐店價格便宜、食物製作速度快捷,大受港人歡迎。然而一些快餐食品被視為「垃圾食物」(junk food),即營養價值低,通常脂肪、熱量、糖分及鹽分含量高,又缺乏蔬菜、水果等食用纖維。以港式快餐店及近年流行的米線為例,消委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在2017年4至6月,測試10種亞洲常見的湯粉麵的鈉含量,以一碗麵計算,100個樣本全部超出世衛建議的每餐667毫克上限(以一日三餐計算),其中76個樣本更超出每日2克上限。
(2) 家庭收入
高鈉、高脂肪的食物如加工肉的價錢,往往較新鮮肉、有機蔬果便宜。而家庭收入較低,或父母工時較長的家庭,往往只能以較廉宜及營業時間較長的連鎖快餐店或食店解決三餐,影響其飲食習慣。有綜援單親母親2017年受訪時稱,為省開支供兒子參加課外活動,選擇吃罐頭、加工食物等,少吃鮮肉,她其後確診高膽固醇及驗出高血壓。她說:「有錢人鍾意吃什麼都得,好食先買;窮人只會選抵食、食得飽的食物。」
香港公平貿易聯盟2018年7月公布調查發現,65%基層家庭膳食開支無法滿足均衡營養的最低要求,其子女反而愈吃愈胖。公平貿易聯盟指出,基層家庭「節衣縮食」、一家四口一天只得50元伙食費,也會有肥胖問題,因不少家長以雞翼、豬骨等脂肪較高的肉類作主食,忽略食物卡路里及膽固醇。
衛生署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訪問12,022名15歲或以上市民,並為當中2347人做身體檢查,發現住戶每月入息介乎5000至9999元的超重及肥胖比例為58% ,月入超過5萬元的相關比例則為46.3%。
(3) 繁忙生活 難維持健康生活模式
香港人雖有健康意識,但很多人未付諸行動。根據2017年永明金融亞洲健康指數中的香港數據(據Ipsos公司於2016年8月訪問511名港人計算而成),74%受訪者滿意其飲食習慣,比亞洲平均81%低;9%受訪者認為飲食不均衡是其健康情G變差的主因;受訪者亦把難以維持健康生活模式歸咎於工作過量導致缺乏私人時間(50%)、缺乏個人動力(48%)及容易分心(41%)。
(4) 港式食物口味偏重
不少港式食物多用醬料和佐料,如豉油、辣醬等調味料,多吃容易令鈉攝取量超標。香港應節食品的脂肪含量亦高,食安中心2016年檢視50個月餅的營養成分,除了一款冰皮月餅外,其餘均屬高糖。雙黃蓮蓉月餅平均糖含量最高,每100克含30.1克糖。金華火腿餡料月餅脂肪及卡路里最高,每100克含23.9克脂肪,吃一個已攝取約50.2克脂肪,即等同10茶匙油。
■不良飲食習慣的影響
(1) 影響個人健康
不良飲食習慣容易引發各種慢性疾病,影響個人健康。多肉、多脂肪、少菜的飲食習慣增加患腸癌風險。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2016年新症數目達5437宗,比排第二名的肺癌多501宗。
香港中文大學大腸癌教育中心總監黃至生表示,進食太多豬牛羊等紅肉,會令50歲後患大腸癌風險大為提高,因紅肉消化後,經大腸蠕動時容易釋放致癌物質,均衡飲食習慣可減致癌風險。
另外,高鹽、高糖和高脂肪的飲食模式容易導致「三高」,亦即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衛生署2014至2016年所做的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15至84歲的人,五成屬超重或肥胖,49.5%患有高膽固醇血症,27.7%患有高血壓,8.4%患有糖尿病。「三高」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因素。
(2) 公共財政負擔加重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增加市民患上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而由於慢性疾病患者需長期接受治療,將造成龐大醫療開支,加重公共財政負擔。以糖尿病為例,其涉及的醫療開支重大。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於2017年指出,每年每名病人因糖尿病併發症而入院治理的開支平均超過1.2萬元,而在本地公立醫院,因可避免糖尿病併發症而入院病人每年的醫療費用,較非因有關併發症的住院者高出20倍。
(3) 破壞環境
多肉少菜的飲食模式會破壞環境。栽種蔬菜、飼養牲畜皆會產生二氧化碳,但畜牧的碳排放量比耕種農作物高很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於2019年8月8日發表報告,提到食物生產過程加劇全球暖化,例如畜牧業的牛及羊等排放大量甲烷,亦有生產商通過伐林擴大牧場。
另外,飼養牲畜會耗用大量水資源,同時造成水污染。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畜牧業是水污染的元兇之一。污染物如動物糞便、抗生素、激素,以及用以種植飼料的肥料和殺蟲劑等化學物,破壞海洋生物的生境。
除了水污染,畜牧業也會使用大量土地飼養牲畜。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牲畜的巨大陰影:環境問題與選擇》指出,畜牧業佔用了26%地球土地面積。為開闢牧場、開拓生產牲畜飼料的耕地,農民往往要大量伐木甚至焚燒森林。2019年亞馬遜雨林火災肆虐,釀全球環境危機,牛肉出口業被視為禍源。綠色和平研究員巴蒂斯塔(Romulo Batista)指出,養牛是亞馬遜雨林受破壞的主因,當地逾65%伐林得來的土地被用於放牧,可見畜牧業會破壞土地資源。
[通通識 第5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