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首闖決賽 歐洲新貴誕生
荷蘭女足周三淘汰瑞典,歷史性首次打進世界盃決賽,能否擊敗衛冕的美國隊捧盃是後事,但從今屆八強中有7隊來自歐洲,荷蘭能夠脫穎而出,已證明歐洲新貴已經誕生
中國女足奪得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那年,荷蘭丫頭范埃斯才5歲。為了踢球,她不得不裝作男孩,並給自己起了個男孩的名字:蘭迪。
1996年,足球在荷蘭仍被認作是專屬男性的體育活動。但那時,已經出現了很多喜歡踢球的女孩,她們多數都混跡在男孩子中間。
范埃斯說,為了加入到家鄉業餘球會的男孩隊伍中踢球,她被迫扮作男孩。「平日,大家叫我基卡,但到了周六有比賽時,我讓大家都叫我蘭迪。」這位荷蘭女足後衛回憶說。
兩年後,「花木蘭」劇情沒法繼續演下去了,因為她被兩家男足職業球會的球探看中了。此時,她只好坦白:「我其實是個女孩」。
當時,荷蘭職業足球球會內還沒有女隊。於是,范埃斯只好繼續踢「野球」。
2001年,范埃斯10歲,入選荷蘭足協下屬地方足協的集訓隊。她終於加入了一支全由女孩組成的球隊。荷蘭那時開始全面發展女足運動,大量業餘球會組建女足隊伍。足協也開始進行女足青訓。
范埃斯說:「那一刻,我才意識到還有其他女孩也在夢想成為職業足球選手。」
2010年,范埃斯入選荷蘭國家隊。5年後,她們去加拿大首次參加世界盃賽,先是在小組賽中遭遇中國女足「吊打」,隨後又在16強賽中以1:2不敵日本隊。
但在兩年後,2017年,荷蘭女足即搖身一變成為一支強隊,在荷蘭本土舉行的歐國盃中奪冠,成為歐洲冠軍。
那時,阿積士等球會利用培養男足球員的訓練設施和經驗,培養出了大量優秀女足選手,范埃斯就是其中一員,至今還是。但她的隊友開始像荷蘭男足球員一樣,到其他女足聯賽更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踢球。
比如荷蘭隊首席射手米德馬、主力門將范費嫩達爾、中場球員范德東克和後衛布拉德沃斯等,都去英格蘭的阿仙奴踢球。這四名球員組成了荷蘭國家隊的中軸線。她們曾經在阿仙奴共度兩年時光,彼此心有靈犀。
「只需掃一眼布拉德沃斯,我就知道她要往哪個方向處理球,和范德東克也是如此。我們之間確實有默契。」米德馬說:「這對我和我們都幫助很大。」
以阿仙奴球員為班底的荷蘭隊全是職業球員,雖然薪水不高,但足以解決生計問題。這讓多數由半職業和業餘球員組成的意大利隊羨慕不已。
法國世界盃16強戰中以2:0擊敗中國隊的意大利,在8強賽中以0:2輸給了荷蘭。賽後,意大利球員要求意大利足協學習荷蘭,盡快推進女足的職業化進程。
荷蘭足協已經決定提高女足球員的薪資待遇。至2023年,荷蘭女足國家隊球員將拿到和男子國足同樣的工資。荷蘭女足雖是職業球員,但現在薪水不高。在世界盃準決賽對瑞典舉行的前一天,荷蘭女足集體乘車去了里昂的一家大賣場。看上去,她們非常放鬆。
荷蘭隊在出發到法國參加世界盃前,沒有喊出任何不切合實際的口號。她們甚至沒有奢望能打進前四。米德馬說:「我們沒有期望能晉級準決賽。」
現在,她們已經打進了法國世界盃的決賽。周三在里昂舉行的準決賽中,荷蘭女足經過加時以1:0戰勝了老牌勁旅瑞典隊。一支歐洲女足新貴誕生了。
四年前,曾被中國女足吊打的球隊,如今赫然已是世界強隊。7月7日在世界盃決賽賽場上,范埃斯將同荷蘭女足迎戰美國隊。20年前的世界盃決賽,當時迎戰美國隊是中國女足。
荷蘭女足的快速崛起令人羨慕之餘,又有些驚訝。但看一下范埃斯以及其他荷蘭女足球員成長的過程,不難發現,她們的成功又是那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