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促關注氣候變化的英國環保組織「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上月在倫敦發起長達11天的佔領運動,其間多達1130名示威者被捕,引起廣泛關注。有專家接受本報訪問指出,「反抗滅絕」與以往抗議氣候變化的民眾發起個別行動不同,勝在糅合所有抗爭元素,加上傳媒及大眾開始關注氣候變化,令今次佔領運動空前成功。有論者亦認為,即使抗爭未見即時效果,但亦有望改變時代精神,助推動實質改變。明報記者 陳籽穎
「反抗滅絕」去年10月創立以來曾組織多次示威,控訴政府漠視氣候變化威脅,包括由在國會半裸抗議、在唐寧街前潑灑假血等,漸受注目。他們在上月15日發起佔領運動,藉由非暴力公民抗命,要求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環境及氣候緊急狀態,在2025年前將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減至零,並成立公民大會監督政府處理氣候變化問題。大批示威者自發在街頭紮營,將植物甚至一艘粉紅色帆船搬到街上,癱瘓滑鐵盧橋等交通樞紐,部分人更用膠水將自己黏在列車與街道上。
「反抗滅絕」上月25日自願暫停佔領運動,惟其影響力仍然持續:蘇格蘭及威爾斯政府在佔領運動完結後4天內相繼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英國國會更通過宣布全國進入氣候及生態緊急狀態。組織其後積極與倫敦市長簡世德及環境大臣高文浩等政客直接對話,又與工黨旗下的草根運動政治組織「動力」(Momentum)合作。「反抗滅絕」創辦人之一布萊德布魯克(Gail Bradbrook)向路透社形容行動「只是開端」,未來或組織大規模拒絕還款行動,撼動以舉債為本的金融體系,中止藉耗損地球資源來推動經濟的模式。
專家:數年前未必有相同效果
專研輿論對氣候變化觀感的傳播學專家巴拉西(Leo Barasi)接受本報電郵訪問稱,以往民眾亦曾以佔領發電廠、舉行氣候遊行等個別行動抗爭,各自帶來零星迴響,但今次「反抗滅絕」的佔領運動連續數天以不同行動抗爭,例如堵塞交通或聚集大量民眾上街,令曝光率遠超過往的氣候示威,成功引起媒體、大眾及政府關注,助促進討論;2006年至2014年間國會未嘗討論氣候示威,反觀「反抗滅絕」近半年的示威已兩度觸發國會辯論減少溫室氣體的問題。新聞資料庫Factiva數據亦顯示,英國傳媒上月提及氣候變化的次數首度超越2015年12月簽訂《巴黎協定》的時候。巴拉西指出,現時脫歐進展暫緩,傳媒亦開始將氣候變化視為危機,如今次運動發生在數年前,未必做到現時的效果。
近期不少研究報告均警告地球面對迫切生態危機,例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去年10月指出,全球氣溫增幅最快在2030年突破較工業化前水平增溫1.5℃,足以嚴重影響人類存活。聯合國跨政府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科學-政策平台(IPBES)周二亦發表詳盡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化等問題,令全球百萬物種面臨滅絕風險,促「徹底改變」人類經濟模式。
長遠盼改「時代精神」推立法
年輕世代的環保行動亦喚起大眾關注。美國民主黨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特茲今年提出「綠色新政」,連結低碳發展及工作機會、薪酬等經濟公義議題,獲不少民眾支持。16歲瑞典少女通貝里去年8月起持續逢周五罷課,隻身默站示威,呼籲各國對抗氣候變化,亦引起全球多國學生響應。
《金融時報》上月便指出,富裕國家年輕人投身氣候變化運動,可能意味社會已無法繼續漠視氣候問題惡化,對重大問題無動於中的「冷漠頂峰」已過。
「反抗滅絕」已在全球33個國家掀起類似示威,包括印度、日本等。巴拉西預期,「反抗滅絕」將獲其他國家的民眾仿效,惟如果未來行動只是重複今次的模式,輿論便可能將焦點會轉為集中在示威造成的不便。美國環保人士麥吉本(Bill McKibben)向《金融時報》稱,「反抗滅絕」雖然未能完全達到目的,但運動成功與否並不應單單視乎當前的訴求是否獲滿足,最重要是改變「時代精神」,即改變人們對什麼是正常的看法,從而推動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