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五代時,法眼禪師問身邊僧眾:「老虎脖子繫茪@隻鈴鐺,誰可以把它解下來?」眾人不知如何作答。恰好泰欽法燈禪師來了,法燈禪師說:「誰有本事把鈴鐺繫到虎脖子上,自然也有本事把鈴鐺解下來。」成語「解鈴還須繫鈴人」出於此,用以說明製造麻煩的人,最終仍須自己來解決麻煩。法燈禪師的原意是沒有因,也就沒有果,不自找麻煩,也就不會有麻煩。
世上固然有自找麻煩的人,也有為別人製造麻煩的人。有些鈴鐺,連繫鈴人也解不下來。《呂氏春秋》就有這麼一則故事:
不解之解
夫一能應萬[1],無方而出之務[2]者,唯有道者能之。
魯鄙人[3]遺[4]宋元王[5]閉[6],元王號令於國,有巧者皆來解閉。人莫之能解。
兒說[7]之弟子請往解之,乃能解其一,不能解其一,且曰:「非可解而我不能解也,固[8]不可解也。」
問之魯鄙人。鄙人曰:「然,固不可解也。我為之而知其不可解也。今不為而知其不可解也,是巧於我。」
故如兒說之弟子者,以「不解」解之也。
(《呂氏春秋?君守》)(節錄)
◆註釋
[1]一能應萬:《呂氏春秋》的「一」指的是「道」,「道」即萬物的本源,是永恆不變的。「一能應萬」的意思近乎「以不變應萬變」
[2]無方而出之務:方,方法。務,事務。「無方而出之務」意思是:沒有方法,卻能辦得成事情
[3]鄙人:鄙,郊野,郊外,邊遠地區。鄙人,住在邊遠地區的人
[4]遺:[粵]音惠,wai6,贈送,給予
[5]宋元王:即春秋時期宋元公(?-前517),子姓,名佐。為人無信,因猜忌華氏、向氏,引發內亂
[6]閉:套在一起的連環繩結
[7]兒說:兒,[粵]音危,ngai4。戰國時期宋國人,名家學者,能說善辯,曾提出「白馬非馬」論,並辯贏齊國稷下學者
[8]固:本來,原本
◆語譯
以不變而能應萬變,沒有辦法而能辦成事情,只有有道之士才做得到。
魯國邊遠地區有人獻給宋元王一個連環繩結,元王號令全國,讓手巧的人都來解這個結,但沒有人解得開。
兒說的學生請求前往解結,但他也只能解開一個結,卻不能解開另一個。他於是說:「不是可以解開而我不能解開,而是繩結本來就解不開呀。」
問魯國邊遠地區那個人,魯人說:「對,這個繩結本來就沒法解開。我打這個連環繩,所以我知道它是無法解開的。現在他不是打這個連環結的人,卻知道這個結是不可能解開的,可見這人比我更靈巧啊。」
所以說,像兒說學生這樣的人,以「不可能解開」答案解決了連環結的難題。
■言外言
不知之知
孔子有個學生叫仲由,字子路,性格耿直,喜歡逞能,用粵語來說,就是「鍾意認叻」。孔子忍不住教訓他:「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孔子說:「仲由,讓我告訴你,知道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知道』。」
人皆有好勝逞強之心,有時難免不懂裝懂。不懂裝懂,其實還是不懂;不懂而直認不懂,那才是真「懂」。
〈不解之解〉中兒說的學生最終「解開」連環結,原因有二:
一、就外在的技巧而言,兒說的學生是真正的「巧者」,有解結的技能,但又不依賴技能去解決所有問題。人最可怕的不是無知,而是以為「知識」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二、就內在的認知而言,兒說的學生是「為者」,甚至超越「為者」,他不但有解結的技巧,還對打結有深入的認識。他認識到解不開連環結,並非「不能」,而是「不可能」。
所以,連設下難題的魯鄙人也承認,兒說的學生(不為者)比自己(為者)還「巧」。也就是說,兒說的學生不但知道怎麼解結,而且他也一定知道怎麼打結,能夠認識到「知識」的不足,也能夠真正去運用「知識」。
兒說的學生解開第一個結,是「知之為知之」;他解不開第二個結,是「不知為不知」。正因為「不知為不知」,那才是真正的「知」。
插圖:鍾錦榮
[語文同樂 第3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