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比喻」是將兩種相似的事物相比,使得所說的話或所寫的文章具體生動,容易了解,富形象化。「比喻」可說是學生求學階段接觸最多的修辭手法,「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請辨識以下句子,哪個是本體、喻詞、喻體……」。教師不斷向學生灌輸「修辭技巧」的學問,然而,普遍學生最終連半句精妙的比喻句也「嘔」不出來,強而為之,筆尖只能吐出:「太陽像朵大紅花」之流的句子,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
喻解:解釋本體喻體相似點
一般而言,師長教授學生有關「比喻」,不免流於形式化,?重讓學生理解所謂「本體」、「喻詞」及「喻體」,普遍忽略講解比喻句背後的構思與「喻解」。所謂「喻解」,就是作者解釋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試看以下例子:
我像一棵果樹,天長地久在這堨艉F多年,風霜雨露,樣樣有份,換來果實纍纍,不勝負荷。而你,偶爾過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來摘果子,活該蟠地的樹根絆你一跤!
——余光中《我的四個假想敵》
明喻:本體 + 喻詞 + 喻體 + 喻解
我(本體)像(喻詞)一棵果樹(喻體),天長地久在這堨艉F多年,風霜雨露,樣樣有份,換來果實纍纍,不勝負荷(喻解)。
構思:作者巧妙自比果樹,寫出養育女兒的艱辛(「天長地久在這堨艉F多年,風霜雨露,樣樣有份,換來果實纍纍,不勝負荷」),付出了這麼多,面對女兒擇偶時,理應可作主導,然而,最終竟不得要領,無能為力,道盡作者無奈之情。
比喻的精髓:喻解
無論是創作或賞析比喻句,其關鍵在於寫出或理解「喻解」,這部分是顯出作者想像力之豐富與構思之精妙。我們不妨看看以下名家示範:
一、她不是籠子堛熙鴃C籠子堛熙鴃A開了籠,還會飛出來。她是繡在屏風上的鳥——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織金雲朵堛漱@隻白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黴了,給蟲蛀了,死也還死在屏風上。——張愛玲《茉莉香片》
暗喻:本體(她:馮碧落)+ 喻體(繡在屏風上的鳥)+ 喻解(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黴了,給蟲蛀了,死也還死在屏風上)
構思:張愛玲在小說《茉莉香片》中,寫男主角(聶傳慶)的母親馮碧落是一個在封建家庭中失去自由的女子,作者在文中借用「繡在屏風上的鳥」的比喻,深刻地描繪了失去自由的意義。
二、太陽像一隻黃狗攔街躺?。太陽在這埵悀F。
——張愛玲《秧歌》
明喻:本體(太陽)+ 喻詞(像)+ 喻體(黃狗)+ 喻解(攔街躺?、在這埵悀F)
構思:作者利用「攔街躺?」、「老了」這兩個主觀色彩濃烈的特點連繫兩者,極富新意。作者透過「喻解」,寫冷天貧瘠山村堛漱荈均A營造哀頹、淒清的氣氛,帶出小說的背景。原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太陽與黃狗),竟合理地連繫在一起,令讀者產生閱讀上的驚喜,可見作者想像的功力。
文:語文工作者 揚日
[語文同樂 第3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