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昨召開會議,討論自願醫保及10年醫院發展計劃,多名議員在會上關注自願醫保扣稅誘因的問題,有議員建議提高扣稅上限至1萬元,並開放強積金支付部分保費。
倡扣稅上限增至1萬元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稱現時的自願醫保方案扣稅誘因不足,建議政府將扣稅上限由8000元提升至1萬元,並容許市民使用5000元強積金作保費,他相信此舉可提高醫保的吸引力。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稱本港年輕人經濟壓力大,尤其25至45歲市民在住屋方面的開支龐大,批評政府想法「離地」。郭又表示,方案中非手術癌症治療的保額上限為每年8萬元,他說治療癌症的化療及電療等費用,每年逾20萬,8萬元相當於電療費的一半、化療費的三分之一,認為保障不足。
郭家麒﹕非手術癌症治療保障不足
對於計劃被指扣稅誘因不足,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表示,扣稅是計劃的其中一個賣點,計劃同時提供保證續保、不設終身保障額上限等。她又說8萬元的癌症保障是最低要求,如市民有需要可購買保障額更高的「靈活計劃」。
此外,會上討論醫管局第一個10年醫院發展計劃,包括廣華醫院重建、瑪麗醫院第一期重建、啓德新醫院地基工程、聖母醫院重建及葛量洪醫院重建計劃。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目前正準備第二個10年計劃的前期工作,期望盡快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