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科大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陳潔瑜(右一)和團隊發現,微塑膠會影響海洋生物的生長,例如俗稱沙蟲的「海多毛蟲」,呼籲市民避免使用含微膠的產品,以及減少使用會降解成微塑膠的即棄塑料如飲管及樽裝飲品。(曾憲宗攝)
放大
 

其他新聞
一地兩檢草案委會 月中辦百人公聽會
修表人伙「網紅」創業 3年銷量升百倍 自訂手表平台獲風投注資百萬美元
珍惜匠人 高薪聘「被淘汰」老師傅
發展創科在人不在錢 預算案捉錯用神
個半月大 健康良好 與母同H睡 早產嬰猝死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海水多微膠粒 船螺體積細三成

【明報專訊】塑膠污染海洋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香港科技大學一項研究不但發現海洋生物體內存在微塑膠,更發現本港一種外來入侵頑強物種「船螺」的幼體,在高濃度微膠粒的海水中生活兩星期,其體積只及正常船螺七成,即使其後重回「無塑」環境,亦無法回復正常生長速度。

科大團隊:重回「無塑」環境 長速不回復

領導研究團隊的科大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陳潔瑜稱,船螺(slipper limpet)是外來物種,較本地物種更能抵禦微塑膠的污染,但研究顯示若船螺幼體暴露於高濃度的微塑膠兩星期(每毫升海水有1000粒直徑5毫米以下的微塑膠),即使其後重回正常環境,仍無法正常生長,意味就算即時停止使用微塑膠,對海洋生態已造成一定破壞,若不停止,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另一項研究則挑選了約100條常被作魚餌、俗稱「沙蟲」的多毛蟲(bristle worm),牠們本身具有再生能力。研究人員將沙蟲暴露於不同濃度(每毫升100粒及1000粒)的微膠粒海水中,並切除部分尾部,發現在高濃度微膠粒環境下生長了4周的沙蟲,尾部只重生了15%,而於「無塑」環境下生活的沙蟲則重生約30%,顯示沙蟲在微塑膠影響下,再生能力受損。

「沙蟲」重生能力受損

陳潔瑜說,本港海域的微塑膠濃度雖然較低,目前對有關物種的影響不大,亦暫時未掌握對人體的影響,惟研究團隊警告,如本港使用含微塑膠的產品愈來愈多,將為海洋及人類福祉帶來不可逆轉的禍害。

科大指出,目前加拿大和英國等地已禁止使用微膠粒,而截至2016年,全球估計已有15萬億至51萬億粒微塑膠積聚在海洋,為保育海洋,單是香港每日有超過94億顆微塑膠排放至沿岸水域。研究團隊呼籲市民避免使用含微膠粒產品,以免對生態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今日相關新聞
海水多微膠粒 船螺體積細三成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