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塑膠污染海洋污染問題日益嚴重,香港科技大學一項研究不但發現海洋生物體內存在微塑膠,更發現本港一種外來入侵頑強物種「船螺」的幼體,在高濃度微膠粒的海水中生活兩星期,其體積只及正常船螺七成,即使其後重回「無塑」環境,亦無法回復正常生長速度。 科大團隊:重回「無塑」環境 長速不回復 領導研究團隊的科大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陳潔瑜稱,船螺(slipper limpet)是外來物種,較本地物種更能抵禦微塑膠的污染,但研究顯示若船螺幼體暴露於高濃度的微塑膠兩星期(每毫升海水有1000粒直徑5毫米以下的微塑膠),即使其後重回正常環境,仍無法正常生長,意味就算即時停止使用微塑膠,對海洋生態已造成一定破壞,若不停止,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另一項研究則挑選了約100條常被作魚餌、俗稱「沙蟲」的多毛蟲(bristle worm),牠們本身具有再生能力。研究人員將沙蟲暴露於不同濃度(每毫升100粒及1000粒)的微膠粒海水中,並切除部分尾部,發現在高濃度微膠粒環境下生長了4周的沙蟲,尾部只重生了15%,而於「無塑」環境下生活的沙蟲則重生約30%,顯示沙蟲在微塑膠影響下,再生能力受損。 「沙蟲」重生能力受損 陳潔瑜說,本港海域的微塑膠濃度雖然較低,目前對有關物種的影響不大,亦暫時未掌握對人體的影響,惟研究團隊警告,如本港使用含微塑膠的產品愈來愈多,將為海洋及人類福祉帶來不可逆轉的禍害。 科大指出,目前加拿大和英國等地已禁止使用微膠粒,而截至2016年,全球估計已有15萬億至51萬億粒微塑膠積聚在海洋,為保育海洋,單是香港每日有超過94億顆微塑膠排放至沿岸水域。研究團隊呼籲市民避免使用含微膠粒產品,以免對生態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