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Citymapper助格價搭車 促政府牽頭多元化開放數據
車費資訊暫欠小巴
331校爆流感 教局今商停課否
王志民再籲「行埋」 中聯辦辦開放日
出版商覆核失敗 小說《APPER2》續列不雅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本土手遊商嘆生意難做:港人課金「媚外」 進軍內地審查碰壁

【明報專訊】從事手機遊戲業務的智傲控股(下稱「智傲」)2015年的調查發現,當年香港有逾29萬名「課金」(付費)手遊玩家,佔玩家總數12%;而在港營運或發行手機遊戲的收益,由2010年的1500萬元升至2014年的4.4億,增長率為133.6%,預料至2019年飈升至9.5億。手遊在香港看似有利可圖,然而智傲主席施仁毅卻慨嘆生意難做︰「香港人虛偽、崇洋媚外,不會付錢支持本地遊戲。」

2012年 「一個遊戲賺過千萬」

2012年,仍是iPhone 4的年代,智傲以知名港產漫畫《火鳳燎原》為藍本開發手機遊戲,以卡牌組隊形式戰鬥。用耳熟能詳的「三國」劇本,吸引眾多香港和台灣玩家「課金」,希望抽到心儀的角色卡牌︰燎原火、「八奇」……智傲當年以200萬元開發遊戲,見「課金」玩家愈來愈多,「賺到1000萬,便再用200萬、300萬去寫新劇本」,智傲主席施仁毅回想︰「那時候我們佔香港手遊市場約四分之一,一個遊戲賺過千萬,根本不用上市」。

2016年滿街捉精靈 「如清兵入關」

至2013年後,4G、智能手機愈加普及,港人打機更方便,漫畫家「爵爵&貓叔」以漫畫「讚歎」港人可邊行街邊「轉珠」(日本遊戲Puzzle and Dragon),香港iOS用家不嫌麻煩,訂購日本iTunes充值卡也要抽「限定神」;2016年,不消說,滿街「捉精靈」(美國遊戲Pokémon GO),付款抓到了寶,錢就給了美國開發商。「猶如清兵入關一樣」,施仁毅說,「手遊環境變惡劣,因此我們才要上市集資,開發遊戲與全球遊戲競爭」。

在「平」的世界,香港各行業都面對全球競爭,包括手遊。隨着遊戲玩法愈多需要與朋友合作,愈多人玩的遊戲愈吸引新玩家,手遊界出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現象,較有財力的外國開發商,其遊戲愈能吸引玩家。「而且」,施仁毅補充,「香港人虛偽,口中說支持本土,但最不支持本土,玩外國遊戲、付錢予外國開發商」。他舉例說,台灣、大陸玩家會支持本土中文、普通話遊戲,「但香港玩家(即使)明明不懂英文也要聽英文、不懂日文也要玩日文版」。但事實是遊戲本身「可玩性」決定了玩家數目,「香港玩家投訴香港遊戲不好玩,你不付錢予開發商研發當然不好玩;那不好玩的遊戲你又當然不會付錢」。

不想塘水滾塘魚,便要跳出香港。中港於2012年簽訂CEPA《補充協議六》,其中一條允許香港研發的網絡遊戲產品進入內地,但要先接受內容審查。「完全失敗,」施仁毅說,「內地遊戲不多久便批了,我們和西方國家的產品排『境外』的隊,一至兩年也不獲批。」在逆境中,智傲現時唯有以較低成本,研發針對較小眾、但死硬派粉絲會玩的遊戲,如以港漫《龍虎門》為劇本的遊戲,「廣東話文化有多少受眾?市場小,但5個人玩,當中有一人付錢,就可以維持下去」。

「互聯網大會 哪有人提電競」

至於「電競」熱潮,施仁毅毫不看好︰「在上次杭州開的互聯網大會,馬雲等都說大數據、人工智能,哪有人提電競?」施仁毅說,港人缺乏國際視野,手遊、創科發展總慢人一步,「香港人總是在事過境遷以後才跟風,不理世事,像在山谷裏做作品賣予文明世界,怎會成功?」

 
 
今日相關新聞
機構組隊練兵:電競有得發 手遊商潑冷水:香港慢一拍
本土手遊商嘆生意難做:港人課金「媚外」 進軍內地審查碰壁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