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浸會大學昨日辦雙性人研討會,有兒科醫生指出,每5000個新生嬰兒就有1個有俗稱「雙性人」的性發展障礙(disorders/ differences of sex development, DSD),即其性腺或生殖器官不能清楚地分為男性或女性,或兩者混合體,需接受醫療及心理支援,若情G許可,不一定要立即「決定」性別,可讓小朋友長大後再選擇;有關注該議題的學者盼社會以普通人角度看待他們。 瑪麗醫院兒科醫生文爾琳稱,每5000個新生嬰兒就有1個為性發展障礙,胚胎在母體發展時,可能受染色體或基因變異等影響,致未能形成單一性別的生殖結構,導致性發展障礙。她舉例,有人可以有類似陰莖的生殖器官,同時有封閉的陰道,亦有可能完全呈現為女性的生殖器官,體內卻沒子宮,反而有睾丸。 父母想即「糾正」醫生:讓孩子選 文爾琳稱,性發展障礙者的其他器官亦有可能受影響,如尿道下裂,即其排尿口非在一般的位置,影響泌尿功能,另外亦有可能同時增加腎上腺衰竭或患腫瘤風險,所以需同時接受醫療及心理支援。文指華人社會的父母會較難接受子女有性發展障礙,亦較想立即「糾正」其性別,但她稱,只要適當診斷,確定其他器官健康,不一定要立即決定,過程中應讓小朋友參與再選擇。 學者盼社會多了解 公平看待 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心理學講師徐燕齡稱,社會對性發展障礙的了解不多,不知與性別認同無關,而為生理問題,她盼社會可對此議題了解更多,把他們當普通人公平看待。 私隱專員黃繼兒則表示,任何人包括性發展障礙人士都應享有平等權利,現時各個國家對「承認性別」立法各有不一,有國家設立第三性別或以「自我聲明」(self-declaration)形式進行 ,而2013年變性人W小姐獲終審法院判勝訴可與男友結婚,讓社會討論其婚權,他認為,任何對性小眾的法律保障,特別是對於個人私隱保障,都需要政府一起推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