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青花瓷是中國揚名海外的工藝品、價值連城的古董,除此以外,它亦是尋常的食具。就讀北角循道學校的兄妹林家謙(五年級,圖一右)與林心悅(三年級,圖一左)來到中環元創方的「味道圖書館」,親自設計與繪畫青花圖案,發掘青花瓷的有趣之處。 中國的陶器早於新石器時代出現,瓷器則於東漢時期才發展成熟,而瓷器比陶器硬和耐用。陶瓷器上的顏料經高溫燒製後,顏色會改變。青花瓷在唐代已出現,到元末明初,瓷匠以天然礦石的氧化鈷料為顏料,令白瓷燒製後有更漂亮的藍色花紋。中國的英文China也有瓷器之意,元創方「味道圖書館」助理策展人黎建彰(Andy)說:「對外國人而言,China(中國)和瓷器是等號,可見瓷器地位有多高。」 家謙和心悅來到元創方deTour 2017創意匯聚十日棚,參加青花描繪工作坊。Andy希望他們明白青花瓷不只是古董,亦與我們的飲食文化、日常生活大有關係。家謙和心悅的外公有收藏古董,也有珍藏青花瓷。雖然青花瓷只有藍白兩色,但他們不覺得圖案單調,家謙說:「因為可以畫很多圖案上去。」這次活動亦喚起心悅對青花瓷的好奇,她不斷問:「以前的焗爐是怎樣的?」、「瓷器會不會焗熔?」翻到後頁,便能更瞭解青花瓷!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359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