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個呼吸,可分辨兩個聲線相似的人;一張字條,可找出是誰發神秘恐嚇短訊的線索;一個「's」,可指出一份風水遺囑的不尋常……這些都是「語言鑑證」的工作。一個「消失於」法庭或警局的人,卻憑案中的書信筆[、電郵短訊、證人作供的內容和說話特徵,找出各人背後所隱藏的動機或意圖,把真相還原。
明報記者 李詠珊
年接一單案 翻譯學者當副業
半暗不黑的房間,霹靂啪啪的打字聲此起彼落,兩個亮晃晃的電腦熒幕前,坐得筆直的女士頭掛耳機,聚精會神看蚍v片中證人作供的一舉一動,聽蚢鴾隤獄☆靬M語調,把觀察到的細節記下。她既不是律師,亦不是警察,卻有偵探腦袋,默默參與案件。「語言鑑證」是梁倩雯的副業,她正職執教鞭,在浸會大學任翻譯學課程副教授。
「語言鑑證難以在港成為一門專業」,梁倩雯解釋,有時一年只接到一單案,沒法靠此為生。梁在英國讀語言學碩士及博士時,課餘當法庭翻譯掙學費,她說外國的律師會跟語言學家一起設計聆訊策略,香港則不盛行,她亦不會正式參與律師的備案工作,只會提意見。
風水遺囑爭產案入行
如何入行?梁倩雯說「不知不覺就踏進」。2003年,梁為城市大學英文系講師,一次跟同校法律系講師及其朋友飯敘,言談間一名律師提起一宗涉及名人與風水師的爭產案,案中遺囑真偽成為關鍵,「律師似在比賽,不停在找更多簽名(做對比)以助辨別(遺囑)真偽,除了簽名鑑證外,為何不全篇遺囑研究呢?」這就是她第一宗參與語言鑑證的案件。
梁倩雯把死者生前的談話與遺囑比對,發現「風水遺囑」尾段出現「很差的英文」,如「guided with God Help」,「God」明顯漏了「's」,還有其他行文古怪的地方,與遺囑中有法律文書特色的前半部分格格不入,揭露這份遺囑不尋常之處。
從此律師要找語言學家,都想到梁倩雯。她說,若控辯雙方發現口供紀錄和證人的陳述有重要分歧,會找她翻查口供紀錄;梁說,過去曾接觸多宗風化案,一小時的影片紀錄要花上16小時分析,「先將內容變成文字,再比對不同證供,分析後再寫報告,指出口供的差異,會否因此令人造成不同判斷」。
梁倩雯形容這些工序「花時間,好瑣碎……但是必須的」。她舉例,有次發現法庭翻譯將強姦案證供中的「插入去」以英文譯作「put into(放進去)」,「兩字所顯示的力度不同,要好仔細、從頭到尾地翻看證人作供的影片才找到」,而聲線、說話時的小動作、身體語言和語調,都是她需分析的地方。
除了呈堂證供,梁倩雯亦成為朋友的偵探。有朋友在辦公室頻頻收到神秘恐嚇短訊和字條,報了警,翻查過閉路電視,都無法破案。梁憑字條上工整的字體,還有短訊內容及行文,分析出執筆者特徵,最終成功「緝兇」。
電子通訊增 無筆[可鑑
14年間,梁倩雯參與不同案件的語言鑑證,從未與證人接觸,單憑影片、錄音或書信分析,「有時我都很想當面向證人提問,但是不可以,所以這工作其實好難」。科技發達,愈來愈多如電郵或短訊等無筆[可鑑,需從行文和用字習慣分析。有英國語言教授從失蹤者家屬收到的短訊,發現失蹤者所發短訊的卡通表情和代號有異,推斷失蹤者已遇害。
經驗結集成書
然而,科技還是有好處,衍生更多儀器分析說話特徵。梁倩雯說,即使有兩個人聲線相近,亦可透過量度說話的呼吸節奏和力度識別。
梁將過去部分語言鑑證經驗寫成書,她於書中寫下這句「話出了口便收不回來,可以成為了蛛絲馬[,甚至日後的呈堂證供」。她盼藉所見所聞,讓更多人看到語言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