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漢明教授的書中,提到在東華義莊文獻中有一封信來自卑詩新西敏的中華會館,這封信並不包括在是次上網的信件中,內容如下: 駐加拿大鳥埠中華會館致東華醫院函 敬啟者:茲由喜士定柏Hasting Park船運回故僑李毛(字來千)靈柩一副,該船定期七月廿八日開行,約於八月十七、十八日抵港,屆時懇請委派人員往船運上,暫停於 貴院,候期轉運回廣東開平縣第四區大崗金堂里李榮壽永年奉收安葬。 書信日期為1946年7月22日,撰寫人為新西敏中華會館的常務理事及文書主任。「鳥埠」即新西敏(New Westminster),相信「鳥」是取「New」之音。卑詩在1858年淘金熱後,維多利亞(Victoria)成為華人取道內陸尋金的中轉城市,並迅速發展成全加第一個唐人街,也是規模最大的唐人街。而新西敏則是第二個華人聚居的城市,因此該市被稱為「二埠」,而溫哥華唐人街比兩市都較晚才成立。 新西敏市府屬下的檔案館收藏一批鳥埠中華會館(前身稱二埠中華慈善會)的文獻,包括1915年至1969年的會議紀錄。 在1915年4月7日的會議紀錄中,提及「是年屬撿拾旅葬先友之期」,鳥埠中華會館參與僑社執運骨殖,而該次執運工作由域多利寧陽總會館統員,會上有人提出該如何處理無名氏遺骸。 在1917年11月13日的會議紀錄中,會館通過正式向僑胞通告執運先人骨殖,籲有親屬遺骸者到各商號掛號登記,逾期自誤。會議又決定,無名氏遺骸由該會館撿拾後找地方安置妥當,並標立號碼,以免需要耗費運送到香港,相信就是指運回香港東華醫院處理。會館並定出「撿拾定價」,先人死去七年以上,撿拾價格為每具3.5元;死去七年以內的撿拾價格為每具4.9元,另有一項為「不合格蓋回棺,每具1元」,相信為屍身未完全化成骨,不適合撿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