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西營盤隱藏不少巷里,市建局的第三街、餘樂里、正街重建項目去年完成,市建局表示餘樂里4幢相信有約百年歷史的戰前唐樓經保育後,雖然因狀G問題拆除屋內通往二樓的木樓梯,但保留樓梯扶手,並以人手在二樓鋪砌木樑,嘗試重塑昔日唐樓的居住空間。 被評三級歷史建築 租非牟利團體 重建前的餘樂里1至21號唐樓多為2至3層高,其中9至10號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市建局重建後分別提供高35層的單幢住宅,以及面積約1300平方米的休憩空間,當中休憩空間保育了昔日餘樂里9至12號的戰前唐樓,保育工程於2014年12月展開,並於2015年11月完成,連同外面的公園一併於去年5月開放。市建局表示,11至12號唐樓出租予一非牟利團體使用,9至10號則可供非牟利團體租用作展覽或活動用途。 紅磚牆「敷面膜」一周除鹽 市建局助理經理(工程及合約)張雪清表示,年輕人或較少見過餘樂里這類戰前唐樓,希望透過保育,讓他們了解昔日中西區的巷里生活。她以10號屋為例,屋內通往二樓的木樓梯因狀G太差而拆除,為助市民想像昔日該處有兩層居住空間,故保留了樓梯扶手,並用木樑鋪砌出二樓位置,其中保育木樑是最難的工序之一,「師傅需先人手逐條木樑搬下來除蟲,再人手搬返上去(安裝),整個工序歷時3個月」。她說,4幢唐樓共200多條木樑,最終每間屋能保留10多條。 張雪清說,另一棘手工序是保育紅磚牆,由於鹽分對紅磚有害,故復修前須先除鹽,「除鹽就如女孩子敷面膜,但要敷一周,敷完會除去雜質」。 修屋頂瓦片花近半年 保育木樑和紅磚最難,最花時間則是處理瓦片屋頂。張雪清憶述,由於屋頂只有兩層脆弱的瓦片,師傅先後就復修屋頂做了兩次模擬測試,美觀、隔熱、防水均過關才獲准開展復修,「(測試)花了近半年,目前的瓦片有新有舊,(新瓦片)用了相同物料」。 對於屋內地磚重鋪後花紋不統一,張解釋經逐塊地磚挑選後,只使用仍能保留的地磚,故部分地磚表面有昔日被磨蝕的痕[,不同位置也有不同圖樣的地磚,「想使用原有物料(重鋪),不想用新地磚……盡量原汁原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