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兒童愛跑愛跳難免跌碰,全港每年有1500名兒童因骨折需入院,大多要打石膏和拆石膏,惟小孩面對石膏鋸、剪刀等醫療用具時,都會大哭,每每延誤治療。不過,有志願機構為兒童提供「醫院遊戲」,模擬醫療過程,發現能減低15%至22%兒童的焦慮感。 每年1500未成年者骨折入院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下稱智樂)為全港5間公立醫院病童提供免費「醫院遊戲」服務,他們委託了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於前年8月至今年1月期間,在威爾斯親王醫院為208名要拆石膏的兒童做研究,208名兒童以歲數分為兩組,分別是3至7歲,及8至12歲,每組各一半兒童獲安排參與拆石膏醫療程序遊戲。 今年5歲的周梓錡因先天原因,右前臂骨骼生長不平衡,她要做手術調整兩骨的長度,手術後要打石膏和拆石膏。梓錡參加了上述研究,她在上月拆石膏前,接受了兩次拆石膏遊戲訓練,每次約15分鐘。醫院遊戲師在遊戲中,透過改裝自玩具吸塵機的石膏鋸,另加特製剪刀和鉗,為梓錡模擬整個拆石膏過程。梓錡最終拆石膏而沒有哭,被問到當日經過,她仍一臉稚氣地說「玩」。 負責研究的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助理教授黃祖莉說,有做過遊戲治療的3至7歲兒童,其焦慮感較沒有治療的兒童低22%,至於8至12歲兒童焦慮感,則比沒有遊戲治療的低15%,有接受遊戲治療的兒童,其負面情緒則比沒有治療的減少21.6%。 威爾斯親王醫院矯形外科及創傷部兒童骨科組主任吳健華說,全港每年約有1500名18歲以下兒童因骨折需入院,其中30%要接受手術,兒童面對骨科手術,往往都表現得抗拒治療,要安撫一段時間,一般令治療延誤一至兩小時。吳又說,遊戲治療為兒童預演治療過程,遊戲師逐個步驟解釋,可以減少他們的陌生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