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獨自照顧中風病人從來不易,有過來人表示,起初寸步不離照顧患病親人,不敢外出,後來向病人家屬互助組織求助,透過社交活動與同路人互相扶持,才走出困局。她們寄語凡事只能量力而為,心靈疲乏時就要求助。 「好似橡筋 扯得太緊會斷」 58歲的Ling姐,其任職巴士司機的丈夫在2001年突然在家中暈倒,送院後證實中風,督H兩個月。她憶述丈夫中風後猶如孩子,吃飯、洗澡都需要協助,情緒亦很波動,大笑大哭,令她很無助。起初兩人常留在家中,不時會有摩擦。她說,很想盡力照顧,但力不從心,漸漸就「好像橡筋般扯得太緊會斷」。 後來她在醫院遇到病友家屬,並在醫務社工協助下參加病人家屬組織。雖然其丈夫2009年離世,但她至今仍義務支援同路人,協助他們建立社交生活、排解壓力。她亦希望政府加強上門外展服務,協助隱蔽個案。 79歲的倫婆婆亦有照顧中風女兒的經驗,其女兒早年因腦瘤而做腦部手術,於1989年中風,28年來半邊身無法郁動,表達亦有困難。倫婆婆一直照顧女兒,至今女兒已56歲。 婆婆最困難的時間莫過於2001年丈夫離世,剩她一人挑起照顧重擔,轉眼16年過去,她談起女兒經常跌傷仍不住哽咽。她說,起初為照顧女兒,不敢外出,後來知道有病人組織,現時會陪伴女兒到支援中風病人及家屬的慧進會,與其他同路人參與唱歌等活動。 倫婆婆說,多年堅持源於「要盡母親的責任」,初時「攬晒洃W身」,後來明白「只能量力而為,做得幾多得幾多」,鼓勵照顧者要勇敢求助,心靈疲倦時更要尋找支援,「(自己)保重身體,才能照顧到病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