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考評局前秘書長蔡熾昌是該局在任最久的秘書長,由1993至2004年,處理過無數大大小小的公開試爭議事件,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96年疑似泄漏試題事件。 問宣揚節目 似補習社範文 蔡熾昌憶述,1996年高考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的實用寫作卷,有一題為替旅發局草擬文件宣揚中國傳統節目,試後即被人投訴懷疑泄漏試題。他說,當時調查發現,原來一家補習社的範文為推廣中秋節,與試題相似,於是立即抽出選答該題的逾8000份考卷,再抽出接近600份以推廣中秋作主題的試卷,然後與範文每句、每段逐一比較。他說,題目暗示需推廣多於一個傳統節目,若考生只推廣中秋節,會被視為審題不清。 是否扣分陷兩難 蔡稱,當時陷於兩難,因當時只有英文寫作卷不會為「背誦文字」評分,中文考試則沒有,「怎猜到中文科也會背文」,但他指若接受考生於寫作卷背誦,便不能考核考生能力,也會對其他考生不公;但若按照英文卷不予評分的做法,又或會對背誦的考生不公道。蔡說,當時社會上對此存有不同意見,但最終基於考試是為了考核學生為由,評定考生所背誦段落不予評分。 有人認為香港人特別重視考試,蔡認為責任不在考評局,而是社會問題,「香港老闆根據文憑設定人工」。 港人重考試是「社會問題」 他又說,如果技工同教授的薪金不是相差這麼遠,或者社會不會那麼看重考試,考試文化便不同。他說,考評局的職責只是提供公平、與時並進和可靠的考試,對於其他引出來的結果,實是「無能為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