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元朗商會中學是教育局數學組本學年「種子學校」之一,校方以數學為主導推動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例如以智能手機解鎖,解釋大部分學生於文憑試中的弱項「排列與組合」。聖公會梁季z中學則利用手機應用程式分析學生跳木箱的角度,將科技與運動結合。 教師:以前用啤牌 學生已少玩 「排列與組合」是文憑試的數學科課題,但每年的考試報告都點出,學生對此課題的掌握不佳。元朗商會中學數學科教師黃思欣說,以往教導此課題時,一般以啤牌作為生活化例子,「但時下學生很少玩啤牌,他們都在玩手機」,結果手機在教學上大派用場。 黃思欣又說,以安卓(Android)手機系統為例,解鎖時屏幕上呈現9個點,用家需事先設定以最少4點連成的線作為密碼,然後滑動預先設定的點線解鎖,別小覷這9點,由4點至8點的組合便有逾444萬個(以8點及以9點連線的組合數目一樣),如用家只選取4點,也有多達2280個。 評估證有效 學生更願試 黃一開始吩咐學生在紙上畫一點、兩點的組合,然後再代入公式,印證從公式算出的答案跟自己排列的答案是否相同。黃思欣表示,此教學法有助學生理解如何將未知數代入公式,「否則有些學生背完公式後,根本不知道『邊個打邊個』」。 黃說,該校在非精英班以智能手機解鎖教授該課題,評估時發現以往很多學生也未能完成的初級題目,現時的學生更能掌握;至於一些難度較高的題目,雖然答對的學生仍不多,但也看到學生更願意嘗試解答,不像以往般輕易放棄。 用應用程式分析跳木箱角度 除了從數學體驗STEM,體育課也可做到。聖公會梁季z中學體育科老師胡瑞昌說,他教中三生「跳木箱」時,利用手機拍攝學生跳的片段,再用一個專門計算角度的手機應用程式分析學生雙手按在木箱時,身體不同部分與木箱形成的角度,學生從而找出令自己跳木箱表現最好的角度,並調整動作,「如身體應該向前傾多點,還是較垂直,學生知道什麼角度適合自己,會更易跳得成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