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6年,中國郵輪旅客上衝到212萬人,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郵輪旅遊市場。但從郵輪建造到營運,都被國際郵輪公司包走,錢被老外賺光光。為爭回面子和里子,中國造船業展開合作,爭取2021年在廣州建成交付首艘本土建造、本土運營的中小型郵輪。屆時,中國郵輪均由國外建造和運營的歷史才能畫下句點。 中國郵輪旅遊市場全面爆發,10年間郵輪乘客總數年均增速超過40%,儘管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郵輪旅遊市場,但相關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在中國營運的18艘郵輪全都是國外船廠建造,且幾乎都由國際郵輪公司營運。 面對「零」郵輪的窘境,中國國產中小型郵輪專案合作3月底啟動,由中國旅遊集團公司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發起,爭取2021年在廣州建成交付首艘本土建造、本土運營的中小型郵輪。 自建郵輪完成後,更將合力打通郵輪銷售、營運、設計製造等上下游產業鏈,攜手推動中國本土郵輪產業發展,並以此為基礎,拓展海洋旅遊、高端旅遊裝備、金融投資等多領域的合作。 中船集團董事長董強指,與傳統船型相比,郵輪設計難度遠非一般高技術船舶可比,作為「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豪華郵輪設計、建造難度巨大且門檻高,堪稱「巨系統工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