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範文:〈人與責任〉單元導論 古代士人責任觀
【明報專訊】《韓非子?定法》曾言「循名而責實」,就是指人們擔當某一個職位,就要有相稱的表現:當君主的,要統領國家,保護人民;當百姓的,要準時交稅,建設國家。為人之責任,古今亦然。在指定篇章當中,〈廉頗藺相如列傳〉和〈六國論〉兩文,詳細探討關於「責任」的要點。
◆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
國家有難,危機一觸即發。既然是有為之身,就應該當仁不讓,為國家奔波,而非只顧坐享其成,作壁上觀。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
藺相如能夠完成使命,信守承諾,既能完璧歸趙,又能讓趙國不被秦國侮辱,一諾千金。
◆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粵音「籌」)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對藺相如口出惡言,藺相如避而不見,不是怕了廉頗,而是擔心趙國兩虎相鬥,秦國坐收漁人之利。藺相如將國家的安危置於私怨名聲之上,實在難得。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六國論〉
上位者應該積極地保家衛國,不應只為了一時三刻的安寧,散盡祖業,罔顧民眾,辜負先祖的血汗辛勞。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
割地求和,以求安寧,只是顧全自身利益,卻沒有考慮國家前途。面對敵人的威脅,屈服妥協,會換來更大的傷害還是更大的利益,這一點上位者應該仔細考慮。
《論語》、《孟子》也有多則跟管理思維,承擔責任有關的言論,可進一步了解古人的責任觀念,舉隅如下: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
君臣之間,各有責任,君主應以禮待人,為人臣者應該忠誠,盡己之力辦事。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豐衣足食、軍事強大、人民信任,國家自然穩定繁榮。軍事衣食皆可棄,但人民的信任最重要。缺少人民的信任,國家就要滅亡。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在上位者,其中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正直。做好自己,成為榜樣,不必下命令,大家也會執行。相反,自身不正,即使下達了命令,大家也不會服從。
◆孟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孟子?滕文公上》
用心者,可以管理別人;用勞力的人,就只可以被別人治理了。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孟子?離婁下》
上位者怎樣看待下屬,下屬也會怎樣看待你。所以,如果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支持,上位者也要好好的對待下屬。
作者簡介:高考3A,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一級榮譽,哲學碩士,現職中學中文科教師,曾任《5**作文系列》、《5**作文預備班》顧問。
文:甄沃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