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陳子健老師(左起)及校記張禧彤、麥雅婷、曾婷筠、黃慧而、林波穎
放大
 

[昔日明報]

 
港聞
 **亞軍** 巧手細刻時代印痕 木器盈香默候知音

【明報專訊】香港像一列永不停下的列車,由滿山香樹的漁村啟航,途經工廠林立的街衢,穿梭於銀光閃爍的擎天商廈,全速奔向未知的世界。在昔日講求物件耐用的年代,木桶、小板_等是平民家庭的必需品,隨荇犮N變遷,當年家家戶戶必備的木器逐漸淡出生活舞台,今天只零星散落於舊區一隅。

大埔小店把棄置木家俬變新

走進人聲鼎沸的大埔富善街,在菜檔肉^、雜貨店之間幾經尋覓,方發現那不足百呎的小店,店外陳列茼U款木製家品。許師傅在一片叫賣聲中埋頭苦幹,年過六旬的他年輕時曾當木匠,後來因塑膠、不鏽鋼製品興起,工作驟減,故在10多年前於富善街開設小店售賣皮帶、腰包等雜貨,閒時便到店外拿起工具製作木桶、鍋蓋子、木櫃等家具。「這只能當作餘暇消遣,不能賴以營生,畢竟來買的人不多。」他更會把別人棄置的木家俬「改頭換面」,製成簇新的家具。「這不單環保,還可以節省地球資源,更能讓街坊以便宜的價錢買到心頭好,不是一舉三得嗎?」

而製作木器亦大有學問。「製作木器程序繁多,外行人難以明白,只有我們最清楚。」許師傅邊說邊拿起身旁的木桶說:「做木桶必須用可以浸水的杉木,舊板材在處理後則可以造鞋櫃。小板_直接用鐵釘固定便可,但這張長板_便需要入榫才夠堅固……」。能做出好作品非朝夕的事,必須要有紮實的基本功,「你們可別小看木桶外那小小的鐵環,它可是防止滲漏的重要組件呢!很多人不求甚解,只把木材黏在一起了事。」在講求速度的年代,細心、專注似乎太花時間,可是我們平日忽略的小節,卻往往是那個決定成敗的小鐵環。

手工製品未受重視 貴租成「無形殺手」

許師傅對製作木器有濃厚興趣及感情,可是經營又是另一回事,「現在這些小型製作大多已全面機械化,手工製品不單難以大量生產,更未受到社會應有的重視」。高昂的租金也是傳統工藝的「無形殺手」,他指如要作長遠的發展及推廣,需要倉庫儲存材料,但這些都是遙不可及的願望。現在他只能在店前的人行道上製作木器,遇上颳風、下雨就得停工;小店內更沒可能騰出空間存放木材,部分材料及製成品只能露天存放。

近年社會吹起復古風潮,為這些傳統技藝闖出另一片天地。近年有設計師找許師傅合作,將傳統家品「活化」成藝術品,部分推廣本土文化的團體如「文化葫蘆」等亦曾找他舉辦工作坊及興趣班。許師傳表示,政府的珍視遠勝於坊間團體有限的推廣,「志願團體的財力及接觸面始終有限,如果由政府牽頭保育,提供資金及場地等配套,效果與覆蓋面將會大大不同」。

■評語

“ 詞彙豐富,筆鋒銳利,修辭多樣。人物個性鮮明,使讀者有代入感。 ”——林日豐

“ 選材獨特,將較少人注意的社會變遷呈現讀者眼前,人物描劃細緻,文句通順,讀來有感,叫人反思。 ”——陳匡正

學校: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校記:張禧彤、林波穎、黃慧而、麥雅婷、曾婷筠

顧問老師:陳子健

◆得獎感想:傳統價值需港人守護

許師傅於大埔默默耕耘多年,他的工作地點雖與我校相鄰,但我們卻是從網絡資料才得悉他為傳統手藝所作的貢獻。我們先從不同渠道蒐集資料,再親身到訪許師傅的小店。我們不但一嘗做記者的滋味,更發現身邊不少具傳統價值的東西正逐漸消隱,實在需要香港人一同守護,讓這些集體回憶得以留傳。

 
 
今日相關新聞
第19屆校園記者﹕校記訪小店 探討保育與發展 觀塘功樂官中奪冠
**亞軍** 巧手細刻時代印痕 木器盈香默候知音
**季軍** 夜欄飄傳鮮果情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