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獨立屋逾9成價逾百萬 學者指升幅不合理料現調整
【明報專訊】有研究報告指出,去年溫哥華超過100萬元的獨立屋佔逾9成,比例較10年前的11%急升數倍。有學者指升幅並不合理,相信樓價將會向下調整,但相信不會出現「硬着陸」。
西門菲莎大學(SFU)城市課程代理主任甄瑞謙昨日發表報告,分析溫市近6.7萬間獨立屋在2015年7月和2005年7月時的估價作比較,發現目前絕大部分的獨立屋已擠身「百萬大宅」,去年估價超過100萬元的獨立屋比率高達91%,相反在十年前同月,「百萬大宅」比例只有11%。
報告又指,去年低於100萬元的獨立屋,一般都是土地面積小、位於繁忙街道或者房屋已殘破不堪,又指十年前「百萬大宅」只會在溫市安大略街(Ontario St.)以西的地區出現,但現時就連溫哥華東區也遍佈估價過百萬的獨立屋。另外報告指出過去12個月,西區獨立屋樓價已經上升38%,東區亦增加了36%,而柏文和城市屋則上升超過25%。
甄瑞謙表示,十年前過百萬元的房屋相對上較罕見,但近年受到低息、房屋供應少和海外資金流入的影響,「百萬大宅」已變得普遍。地產公司Royal LePage行政總裁Phil Soper表示,樓價不合理地迅速上升,情況並不健康,溫市房屋的可負擔性問題已經十分嚴重,更成為公共政策議題。
卑詩大學(UBC)城市地理系教授David Ley則認為樓市不會永遠上漲,相信樓價是時候回穩,但不至於出現「硬着陸」。他預測樓價將會輕微上升或下跌,幅度不會超過正負5%。
他又說,來自中國的海外買家是將豪宅價格推高的「決定性因素」,並形成漣漪效應影響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