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何香港實施回收計劃多年,堆填區依然面臨「爆滿」危機?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認為真正的環保、可持續發展城市的出路,在於減少消耗。講環保,他說「願景」很重要,提出並在社區實踐「可持續發展四零方案」。姚松炎表示,自給自足的夢想並非遙不可及,「起碼我所住的社區已開始做,當然規模很小,微不足道,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人物檔案
姚松炎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
◆實踐「四零方案」 減少能源消耗
姚松炎本是測量師,研究房屋、樓價及可持續發展議題,他認為兩者相通,「樓價其實也和環保有關」,即價格反映樓宇質素,環保節能措施可讓樓價增值。他在南區私人屋苑置富花園居住十多年,2011年起加入居民協會,和環保小組成員致力推動屋苑的節能和減廢,「試驗」自己所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社區四零方案——零耗能、零耗糧、零耗水、零排廢。
香港人對「環保」二字並不陌生,幾乎每個公共屋h、私人屋苑,均會設置三色回收箱。姚松炎說,社會尤其是年輕人對環保的關注和參與均有提高,但當中有不少被誤導之處,例如相信環保就是將垃圾分類並放入三色桶回收即可,但事實上部分膠樽最終丟棄在堆填區。公眾也產生「迷思」——為何做了這麼多年的環保工作,卻無效果?明明有將膠樽放入回收箱,但堆填區依然「爆滿」?
自給自足助可持續發展
「三色桶只是讓地球多了很多個桶。」姚松炎於大學教「城市研究」,「城市發展,就是很多人住在高密度的地方,所需的糧食、水、能源等均靠輸入,但大量消耗兼人人做『大撠迭z,製造大量無法處理的廢物——這種發展模式並非可持續」。城市發展要「可持續」,他認為要提高自給自足率,即減少從外地輸入糧食、水、能源、產品和服務。自給自足也可省卻由運輸帶來的能源消耗。這也是他於所住屋苑實踐「四零方案」的概念基礎。
「真正的環保是減少消耗」
姚松炎強調:「真正的環保,前提是減少消耗。」但他認為最大的阻力來自政府和商界。「我覺得政府和財團不想大家做『真環保』,真正減少消耗會導致經濟衰退,商界有損失,經濟或陷入通縮局面。」在他看來,所謂的「環保消費」、「新消費模式」,其實是「假環保」——改用太陽能、轉用LED燈,其實是增加消費。不過,改用可再生能源和環保產品,總比不用好。
零耗能、零耗糧、零耗水,針對的均為「資源損耗」,「解決全球暖化的真正出路,是減少消耗。但政府以至相關團體,都不是以此為前提,而是茪O宣傳『代替使用』」。姚松炎舉例指把化石能源轉為用太陽能或風能電,「實際上製造太陽能板一樣耗能源」;推動廢膠樽、紙張和鋁罐「回收」,也非「減少」消耗。
◆置富花園「四零方案」
項目舉隅
(1) 零耗能(節約能源)
全屋苑公共設施轉用LED燈、節能馬達、安裝自動開關等。屋苑實施各項節能計劃後,共節省約40%用電量。
(2) 零耗糧(在地農圃)
格仔田(圖)
「置富食景」 花圃種菜(圖)
(3) 零耗水(節約用水)
魚菜共生池(圖)
雨水蒐集箱(圖)
(4) 零排廢(減少固體廢物)
目前置富花園的回收種類共26項,包括碳粉盒、舊電池、變壓器、舊衣服等。居民也可交換自家無用但功能良好的物品,以小型家電、玩具最受歡迎。各項減廢項目令屋苑固體廢物量減少15%,達源頭減廢功能;減少廢物運出社區也能降低碳排放。
姚松炎說,「以物易物」是最容易理解的「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模式;居民參加省電省水計劃,可獲「印花」,儲夠一定分數後可換取小盆栽、有機木瓜等,「其實印花也是『社區貨幣』的一種」。他指出,共享經濟可為全球暖化和貧富懸殊兩大全球性問題找出路。
◆置富花園落地試驗
示範「理想」可能性
理論方案是否可「落地」?「『四零方案』的概念一點也不新,但在香港沒什麼人做。」置富花園成為姚松炎的試驗空間。2011年,姚松炎加入置富居民協會,建議成立環保小組。置富花園是私人屋苑,如何利用公共空間,權責在管理公司,要落實環保項目,也須先說服管理公司。姚松炎笑說物業管理公司的思維是「不做不錯」,「若要他們推行一些沒人做過的環保方案,他們會有很大猶豫──做得多無獎,做錯則會被投訴」。
要讓管理公司和居民均得「好處」,以及解決技術困難,便能「安心」推行環保項目。環保小組成員定期和管理公司開會。「我們的環保工作和外界最大的不同,是有數據用作分析和檢討,例如一年節省多少度電、多少公升水,有點像學術界的研究,花工夫,但很有用。」他們推出新項目前會有計劃書、評估報告甚至試驗報告,以最新推行的廚餘堆肥為例,姚松炎說他先在馬寶寶社區農場做了一年實驗,確保不會有異味和引來蚊蟲。
推節能計劃 用電減四成
置富花園率先開展的是節能計劃,包括整個屋苑的公共設施轉用LED燈、節能馬達、自動開關燈等。姚松炎說,由於推行規模大,效果也頗驚人,實施節能措施後,屋苑整體用電量減約四成,所節省的電費也不少。他稱這也要記政府一功,因碰巧當時政府透過機電工程署推出節能資助計劃,雖然要求參與方須先自行評估和安裝節能電器,並遞交節能核數報告後才能獲一半資助。他們獲政府50萬元資助,「若能慳電,政府資助一半,居民會覺得『幾抵』;若沒資助,居民覺得風險大便會卻步」。
開展「願景」很重要
居民對屋苑內推行環保項目各有意見,姚松炎說有的支持,有的反對,例如有居民認為佔用公共空間、需要出錢等。「環保已是較少人反對的議題,但作為共有業權,總會有不同的意見,這可以理解。」置富花園的物業管理公司獲得2014年香港環境卓越大獎(HKAEE)物業管理界別優異獎,他認為是對社區環保工作的肯定,並強調是居民、居民協會、管理公司和一班義工共同合作的成果,非一人的功勞。不少議員和機構領袖到置富參觀「取經」,他說會為管理公司帶來些少麻煩,部分居民也擔憂閒雜人等增加影響保安等,「但若能帶動更多屋苑推行『四零方案』,便值得做」。姚松炎指若政府同意「四零方案」的方向正確,最後仍需由政府帶頭或委託非牟利機構承擔推廣工作。
雖然今日的「試驗」遠遠未達「自給自足」的目標,但姚松炎稱「也不能說是失敗」。「我想,開展一個『願景』很重要。你示範一個『理想』的可能性,從而說服更多人『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便可做到』。」他希望「四零方案」引起公眾討論:「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出路是什麼?最根本的方法是減少消耗,但會降低我們的生活質素。城市愈能自給自足,愈可持續發展,最終去到哪個程度,還看大家如何取捨」。
■相關概念
生活素質(quality of life)
城市發展(urban development)
可持續發展城市(sustainable city)
文、圖:古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