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協:顯學生學校對文憑試信心降
【明報專訊】近年多間直資學校紛紛開辦國際考試課程如GCE A-level及國際預科文憑(IBDP),教協會長馮偉華指只有直資學校有能力開辦國際考試課程,故仍屬少數,但可見學校和學生對文憑試信心下降,若更多本地學生報讀國際課程,將間接令文憑試認受性降低。
馮又說,本地大學收生制度有不公平之嫌,因GCE A-level放榜比文憑試早,大學會先考慮該批考生的申請,而且報讀GCE A-level的考生始終比文憑試考生少,即使部分大學有自設收取非聯招考生限額,GCE A-level考生升讀大學的機會仍較高。
GCEAL放榜早有着數
根據教育局資料,教育局只限制院校錄取非本地學生的總數不得多於整體學額20%,但未有要求院校設定經聯招及非聯招取錄本地學生的比例。
僅直資校有開 「有錢有選擇」
學友社副總幹事吳寶城指現時學生「有錢有選擇,無錢只能考DSE」,故讓人有不公平的感覺。現時部分直資學校開辦的IBDP課程,收取8萬多元一年學費,他解釋因學校需特別培訓教師,整個課程師生比例需較多教師,故比GCE A-level及文憑試學費昂貴。
昨日入學講座上,有家長提問是否只要學生向學校申請,即可就讀GCE A-level課程。校長劉靳麗娟解釋,學校會讓有需要的學生入讀,整體仍以文憑試課程作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