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美之間有不少動作,最明顯的就是美國太平洋司令官用最先進的偵察機巡視南海海域,並向全世界公布其情况。在中國的立場來說,這是很明顯的挑釁。同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強行通過新安保法。這個重大的轉變,沒有美國的支持是不會成事的,亦即是美國希望日本加強對中國的牽制、壓抑。
筆者早前收到新加坡駐港外交首席代表的電郵,甚感高興。他知道我在節目內正討論這個話題,便向我推薦了一篇瑞士經濟學教授在《南華早報》發表的文章,內容談及中美博弈問題,與我10年來所提出的內容是同一個脈絡的。
這位教授在文章中提到,不同人對中國崛起提出過不同的意見;2005年美國副國務卿就告訴中國要做一個負責任的持份者。但是,從歷史上看,世界強國如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卻以侵略、破壞、奴役、死刑、搶掠等方式壯大自己的勢力。例如美國也是透過奴役印第安人、侵佔墨西哥、加勒比島國、強調門羅主義等崛起,形成一個美國的勢力範圍。
回顧過去500年,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是和平崛起的,甚至可以用野蠻來形容。因此,該位教授指出中國不可能找到一個負責任持份者的模範。
在沒有先例和指引的情况下,這是一個相當艱難的挑戰。中國最終的成敗取決於自身發展及與現有或舊有強國的關係,當中就牽涉到中美博弈。
作者是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