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系列﹕精神病及智障者 社會照顧不全面

[2015.06.04] 發表
2012年12月,《新報》頭版以〈精神病新症每年3萬 小心,癲人出沒〉為題,配以一個持染血菜刀、雙眼發紅光的男性圖像,講述過去一個月的「懷疑精神病人斬人事件」,涉嫌歧視,引起爭議。關注精神健康聯席成員請願,要求該報道歉及從網頁移除有關報道。
2015年5月17日,多個關注團體發起遊行抗議警方錯誤拘捕智障及自閉症男子。本身有自閉症的「卓新力量」成員陳俊傑(右),及有智障和自閉的周吉雄(左)製作標語,強調智障者並非無能力溝通,警方應關注其特殊需要,提供簡易圖文協助。
政府2010年提出於全港18區設24間地區為本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加強社區精神病復康服務,2011年欲改建屯門湖景h一空置幼稚園時,遇地區人士抗議(圖)。截至2015年1月,僅13間中心在永久會址提供服務。
安泰軒社工鄭仲仁(右)表示,社會對精神病康復者認識不足,如錯誤認為康復者的情緒必定不穩定。安泰軒朋輩支援工作員鄧若霞(左)希望公眾摒棄歧視。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談及本港智障者和其照顧者面對的困難時盡顯無奈,認為政府的思維落後,期望政府有更大承擔。

【明報專訊】殘疾可簡單劃分為身體機能殘疾和精神健康殘疾,後者包括精神病及智障等。任何人都可能患上精神病,為何社會對這三個字避之則吉?早前警方就一老翁被殺案錯誤拘捕一名中度智障及自閉症男子,引起公眾關注,社會除對智障者的認識不足外,他們及其照顧者還面對什麼難題?

◆何謂精神病?

根據香港心理衛生會,精神病是一種腦部功能不穩定的疾病,病人的情緒、思想或行為暫時或長期出現障礙,嚴重時會改變病者的性格、社交和人際關係。

精神病通常由生理(腦部受損或身體疾病)、心理(性格或情緒)、環境(壓力、重大轉變、創傷經歷等)及或遺傳等多種因素互相影響產生。任何人均有可能患上精神病,常見的有焦慮症、強迫症、抑鬱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後兩者有遺傳傾向。

據政府統計處,2013年全港精神病/情緒病患者共約14.73萬人(包括康復者),但統計處承認數字或有低估。

◆新生會︰不公出於污名化

成立於1965年的新生精神康復會(新生會)50年來積極推動精神病康復者平等機會和社會認同,該會轄下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安泰軒為各區提供支援,讓區內受精神健康問題困擾的人得到更便利的協助。

深水鶡w泰軒社工鄭仲仁(Vincent)本身是精神病康復者,從事社會工作6年,他認為目前香港精神病康復者面對的最大問題來自理解不足。他舉例,社會對康復者存有定型(stereotype),普遍認為康復者必定會出現激烈的情緒波動、發脾氣等,令部分康復者連一般情緒也不敢表達,這反而不健康。亦因為這種定型,每當發生「特別」的新聞事件,大眾必會首先將之聯想至精神病。Vincent以台北的捷運隨機殺人事件為例,新聞一出,大眾普遍先質疑鄭捷做出此等行為「一定是因為患病」,這正正是一種對精神病及康復者的污名。

與過來人同行有利復元

曾經歷精神障礙的天水圍安泰軒朋輩支援工作員鄧若霞(Grace)以前是教師,因有感工作制度與自己理想不符而備受壓力。在躁狂抑鬱的時期,Grace曾心灰地認為「若我是老闆也不會僱用自己」,貶低自我價值。漸漸復元後,她明白其實患病與人生其他高低起跌一樣,都只是一種經歷,可以令她更了解自己,找出適合的路向,而非單單跟從社會的「規則」走。Grace認為社會上有各種歧視,不一定針對康復者,但她有時候也感到難以自處。「其他人不了解何謂『康復』,他們會認為要吃藥、看醫生就是『有病』,很難給他們解釋。」

事實上,「康復」沒有絕對定義,目前新生會提倡「復元為本」,而非以往的「復原」。Grace解釋,「復原」是指回到原本的生活模式,以她來說就是回學校教書;「復元」是有元氣、固本培元的意思,即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令身心靈健康發展。Grace偏好「復元」概念,雖然身邊不少人希望她重執教鞭,但她選擇到新生會任朋輩支援(peer support)工作員,以自身經歷與其他康復者同路,以生命影響生命。據Grace了解,因大眾對精神病患者存有偏見,不少人有情緒困擾也不敢求醫,令病情更嚴重。她認為教育公眾摒棄歧視很重要,「教育就像播種,改變慢慢就會看到」。

◆權益漸佳 尚有改善空間

1. 醫療系統

Grace曾在東區醫院留院,早前剛好到該院工作,發現病房每天都會辦活動,替病人解悶,醫院設備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不過,Vincent認為部分問題仍有待解決,「譬如有些康復者找到工作,平時需要抽出上班時間到醫院覆診,以致他們常常要請假。不少組織正在爭取晚間或假日診症,減少康復者的不便」。

Vincent認為對康復者而言,最重要的權益是自主權,如可以跟醫生討論治療方式。他指部分公立醫院醫生因傾向減低風險,不願因應病人情G而改變藥方。他舉例,病人向醫生反映藥物令他精神不佳,但醫生傾向提供更多其他藥物去解決病人反映的問題,而非調整原有藥物,這可能對病人造成不良影響。Vincent指目前康復者在療程中自主權不多,醫生也不以病人福利角度出發,變相影響病人權益。

2. 康復者住屋

住屋亦是康復者面對的挑戰。Vincent說,目前離開中途宿舍的康復者出路不多,如因各種原因未能回家居住,只能入住長期護理院舍或一些私人院舍,而院舍規範多,院友外出不容易,因此也不能工作,加上政府沒有相應支援,不少人就只能在院舍度餘生。Vincent認為香港可效法外國,在公營房屋設supported housing,即把某些樓層定為康復者居所,令他們相對自由的同時也可互相支援,對復元和融入社會有幫助。不過,在設立社區中心也遭區議會反對的情G下,supported housing似乎是更遙遠的夢想。

◆何謂智障?

智力障礙(智障)不是疾病,不可能用藥物治癒,成因包括遺傳、嬰兒期患重病致腦部功能受損等。簡單來說,智障指智力明顯低於一般同齡人水平,成長期間(18歲前)在適應和行為方面有缺陷及困難。智力即理解、記憶、運用資料、解決問題等抽象思維方面的能力,智障人士在人際交往、溝通、自我保護、自我照顧和職業技能等也有困難,直接影響日常生活。不過,智障者一樣有學習能力,透過教育和訓練,發揮潛能。

《香港康復計劃方案》將智障分為輕度、中度、嚴重和極度嚴重4個程度,反映智力缺損水平。統計處粗略估算2013年全港智障人口在7.1萬至10.1萬人左右,並承認數目或有低估。

張超雄︰智障監護制度被動

智障人士是社會一分子,應獲得同等尊重。智障人士往往無法保護自己,對自己的行為也比較無意識,需要特別照顧,如提供簡單清晰而明確的指引。早前警方就一老翁被殺案錯誤拘捕一名中度智障及自閉症男子,錄取口供等手法備受質疑,突顯對智障人士的認識不足。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說,事件還反映本港的監護制度太被動。

智障人士年滿18歲後,法律上父母不再是其監護人。成年智障者被界定為「精神上無行為能力」,涉及醫療如做手術、入住院舍或財政等安排時,其父母須向監護委員會申請監護令,才能替其作出決定。張超雄表示,監護委員會權力有限,有不少範疇未能涵蓋,「例如該智障男被拘捕後,其監護權屬誰?」他稱,目前監護制度被動,基本上是「出事才解決」,但在美國和加拿大,智障者18歲便會經歷法庭程序,根據其能力決定監護權誰屬。問及為何港府不效法,他搖頭嘆氣,「不要問我,很多事情政府都應該做,但都無做」。

《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指出,智障者需要的主要服務包括鑑定和評估、醫療康復、學前訓練、教育服務、住宿照顧、日間照顧和社區支援及或就業和職業訓練。不過,相關服務的輪候時間長,向來受詬病,例如2012/13年度,嚴重弱智人士宿舍輪候時間平均為86.4個月。

關注組織:可仿效加國設「公共信託」基金

近年另一關注點是智障人士老齡化。今日智障者較以往長壽,但其身體機能衰退一般約40歲便出現,「他們的照顧者只會更老」。張超雄育有一個嚴重智障的女兒,「她今20多歲,20年後我已70多歲,自顧不暇,百年歸老後更不知道誰來照顧她」。不少智障者家長有這樣的憂慮,關注組織希望政府效法加拿大等地成立政府監管的「公共信託」機構或基金,打理留給智障子女的資產,用以照顧他們至離世,政府便可減少撥出資源照顧智障者,但政府並無回應。

此外,照顧者要承受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但目前對照顧者的支援近乎零。張超雄說:「2014年關愛基金推出護老者津貼試驗計劃,我們認為殘疾人的照顧者也應有津貼,我們的照顧(殘疾親人的)年期、承受的壓力、犧牲和面對的困難等,不會比護老者少,但政府死也不肯。」他期望政府檢討現有康復計劃方案,從政策到規劃,改善照顧殘疾人的服務。

文:鄭寶欣、古晨燕

圖:鄭寶欣、資料圖片

■有片睇﹕link.mingpao.com/24436.htm

新生會社工Vincent和朋輩支援工作員Grace,談學校應如何支援受精神困擾的學生,以及公眾教育如何減少歧視,保障康復者權益。

更多教育
影音學通識﹕伊朗電影——挑戰國內禁忌
【明報專訊】伊朗導演約化巴納希(Jafar Panahi)的作品一向挑戰伊朗禁忌,曾因拍攝「反政府」的電影而被判監6年以及禁止20年內製作電... 詳情
趣學通識﹕抓緊每個學習機會
【明報專訊】近年不少團體會舉辦名人或政府官員與青少年的對話會。參加這些活動的同學,不少都又喜又憂。喜的是因為有機會親身見到名人,並與他們對話... 詳情
【明報專訊】又快放暑假,正所謂「暑假流流長」,各位同學有何大計? Dr DSE日前和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列豪章聊天,講起暑期工,他... 詳情
實戰錦囊﹕IES的實地考察
【明報專訊】◆數到幾就忘記(圖) 佩老師﹕所謂實地考察是指親身做實地的研究,依照觀察到的現象作出客觀描述與解釋。實地考察能夠得到親身的... 詳情
試題拆解﹕香港競爭力排名跌
【明報專訊】˙資料A 中國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 排名前十城市(表) ˙資料B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的《城市競爭力藍皮書》,研究...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