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回鄉過年象徵衣錦還鄉

[2015.02.19] 發表
?每年春節2.45億外出務工的人們會離開工作的工廠和城市返回家鄉過年。(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參考消息網18日報道,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規模人員流動,已將數億中國人送回家鄉歡度春節。然而,愈來愈多的外出務工的人選擇駕車回家,參加一年中最重要的團圓飯。

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可是一想到過年必須的花費,許多人都備感「肉痛」,甚至有人直呼「吃不消」。一算過年的各種花銷,有市民在感嘆,「只一個春節,花了去年收入的三分之一」。買年貨2,000元至5,000元,給孩子壓歲錢要準備3,000元至8,000元……有人半開玩笑說,年「富」起來了,腰包卻「癟」了下來。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這一現象,是中國擁有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又一例證。去年,中國的汽車銷量是1890萬輛,而美國的銷量則是1650萬輛。

不斷發展的中國高速鐵路網,已將過去需要持續幾天的旅程縮短至幾個小時。此外,由中央政府制定價格的體制,也意味着油價的下跌並未被反饋到中國的加油站。然而,駕車回家的現象似乎並未受到這兩大因素的影響。

相反,汽車在回家後會成為衣錦還鄉的象徵。在北京居住的王再川(Wang Zaichuan,音譯)表示:「回家後有面子多了。」王再川是一支由轎車和麵包車組成的返鄉車隊的一員,該車隊經過500公里路程,回到了在河北邯鄲的家鄉。

回到家之後,這輛轎車會再次被征用,用於在親戚們的住處之間來往拜年。如果不這麼做,返鄉人員要想宣示自己更高的地位,就必須高價租用當地的轎車。王再川表示:「所有家離北京不到1000公里的,只要能開車回家,都會這麼做。」這倒不是說,駕車回家就會一帆風順。春運期間,大城市的出城主幹道會被堵得水泄不通。此外,由於駕車人會通過搭載付費乘客分攤成本,車內的空間也十分狹小。

春節是中國農曆中最重要的節日。每年這個時候,2.45億外出務工的人們會離開工作的工廠和城市返回家鄉。在此期間,多數大城市的商店會關門,街道上空空蕩蕩。這種現象證明了外來務工者對城市經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以往,外出務工的人們會在拼命買到火車票後,擠火車返回家鄉。今年中國預計會有1.45億人乘坐火車,而五年前這一數字只有1.05億。除此之外,今年還有2400萬人會乘坐飛機返鄉。

春節開支大 花掉年收入三分一

回家過年預計花多少錢?記者在某知名網站看到一項過年花銷的網絡調查,七成人預計過年回家花費要過萬元,其中近五成參與調查者預計花費在10000至30000元之間,還有逾兩成預計花費30000至50000元之間。

記者採訪過程中發現,花費從幾千元到幾萬元都有,預計回家過年花費在萬元左右的人居多。有市民在感嘆,「只一個春節,真的花得太多了,花了去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60後李斌是西安一企業高管,去年公司效益不好,收入下降嚴重,平均每月收入6000多元。加上妻子兒子每月各3000元,全年家庭收入14萬元。

他預計過春節全家三口人花費45000元,過個年花了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不過李斌的心態比較輕松,「沒辦法,過年就是要花錢,一年就這一次,這錢省不掉」。最大一筆開銷是給家裏每人換個蘋果手機,再添置點家用小電器。

更多中國新聞
騎車3天3夜  善信赴京燒頭香
【明報專訊】每年正月初一,眾多香客都會前往北京雍和宮敬香祈福。除夕夜晚上11時,雍和宮外已有二十餘名香客排隊等候。排在第一的王先生已在門外排... 詳情
【明報專訊】上海市專門有地名管理委員會,其辦公室設在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實行「兩級政府、兩級管理」體制,各區縣政府均設有地名管理機構... 詳情
習近平年畫搶手 僅遜毛澤東
內地民眾喜歡買年畫賀新歲,在廣西玉林的年畫檔,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畫像成為僅次於中共已故領袖毛澤東畫像的最暢銷年畫。17日,在廣西玉林興業縣城隍... 詳情
網傳疑似果敢華人遭緬軍殺害照片
【明報專訊】微博18日曝光一組照片,顯示很多黃種人慘死街頭(圖)。博文說,這些都是慘被緬甸軍殺害的中國人。 「果敢最新戰況」微博18日... 詳情
【明報專訊】儘管中國規定公民私人一年最多只能帶5萬美元出國。但那些尋求攜帶大量未申報現金離開或進入中國的人,不管是為了旅遊還是比較可疑的活動...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