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l門」泄密 華府諉過記者反擊
《大西洋》公眾利益公布截圖 證防長提及美軍出擊信息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華爾茲被指誤將時政雜誌《大西洋》月刊總編輯戈德堡加入到政府高層商討空襲也門胡塞武裝的Signal群組內,惹來的重大泄密爭議持續發酵,美國傳媒將今次醜聞形容為「Signal門」(Signalgate)。戈德堡周三(26日)表示基於公眾利益以及政府聲稱相關對話並非機密,因此決定進一步公開Signal對話內容,當中顯示防長海格塞斯確有提及美軍出擊信息。總統特朗普周二(25日)為華爾茲辯護,稱對方已汲取教訓,毋須道歉,又聲稱可能只是華爾茲的下屬誤將戈德堡的電話加入群組。華爾茲則表示會為事件「負全責」,但質疑戈德堡可能是「故意」出現在群組內。
《大西洋》月刊昨發表戈德堡有份撰寫的文章反擊,表示由於總統特朗普、防長海格塞斯、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及中情局長拉特克利夫均聲稱相關Signal群組內的信息並非機密資料,或不含戰爭計劃,於是《大西洋》認為讀者應看到這些信息內容,讓他們自己得出結論,「公開特朗普顧問在非安全通訊渠道中發布的信息,明顯符合公眾利益,尤其因為政府高層正試圖淡化這些分享信息的重要性」。
記者公開「非機密資料」供讀者判斷
《大西洋》稱,他們前一天電郵給中情局、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和白宮,表明既然多名官員表示群組內空襲胡塞信息不屬機密,《大西洋》正考慮公開群組內信息的完整文本。其後,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回覆稱,正如官員一再表明群組內沒有傳送任何機密,但不代表政府鼓勵公開對話內容,因這本來是高官之間內部及私人的討論,且商討的是敏感信息,「因此基於這些原因,我們反對公開(全文)」。
特朗普護華爾茲稱毋須道歉
《大西洋》稱,除了隱藏了拉特克利夫的參謀長姓名,其他信息未經刪改,當中顯示防長海格塞斯3月15日在Signal「胡塞PC小組」發的信息,包括在美東時間中午12時15分發出信息指「F-18戰機升空發動第一波空襲」,2時10分的信息指已發動第二波。《大西洋》報道又列出,在下午1時48分,國安顧問華爾茲發送的信息,當中包括攻擊地點的實時情報,顯然在也門首都薩那,稱「大廈倒塌」。下午晚些時候,海格塞斯告訴群組成員襲擊將繼續,「大家做得好,今晚將持續數小時攻擊,明天將提供完整初部報告」。
「Signal門」周一曝光後引發朝野震動,惟特朗普與涉事官員則試圖淡化事件的嚴重性並轉移視線。特朗普周二向《全國廣播公司》(NBC)表示,戈德堡加入聊天群組對本月15日美軍空襲胡塞武裝的行動「完全沒有影響」,又稱「華爾茲已汲取教訓,他是個好人」。特朗普其後在白宮會見多名外國大使時又稱,「我不認為他(華爾茲)應道歉,他已盡了力。這是設備和技術的不完美」。
華爾茲質疑戈德堡「故意」現群組
華爾茲同日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首次談及事件時說:「是的,這令人尷尬,我們會查明事件。」華爾茲堅稱不認識戈德堡,又藉機批評對方「名聲很差」。當被問到戈德堡的電話號碼是如何出現在群組時,他說:「你有否遇過這種情況:一個聯絡人顯示的是某人的名字,但堶惆銋磟O另一個人的電話號碼?當然我沒有在群組中看到這個『失敗者』,這看來像是別人。我們正嘗試弄清楚,他到底是故意為之,還是技術上出了錯。」他又說,正就此事諮詢領導政府效率部(DOGE)的馬斯克,「研究這事如何發生」。他同時強調自己要為事件負全責,「我建立了這個群組,我的職責是確保一切妥善協調」。
《大西洋》周二發聲明反擊,指相關官員「企圖貶低和詆譭《大西洋》」、「敵視新聞工作者和憲法第一修正案」。《大西洋》表明將續無畏無懼及獨立地報道符合公共利益真相。
民主黨人促華爾茲海格塞斯辭職
至於同在涉事Signal群組內的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及中情局局長拉特克利夫,周二出席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時面對民主黨員窮追猛打,兩人都堅稱在群組內沒有泄露任何機密資料。多名民主黨參議員則要求華爾茲及海格塞斯辭職。(綜合報道)